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3篇
  201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1.
在海南岛九所—陵水断裂带附近的黄流、九所、崖城测区,使用联合剖面法和高密度电阻率法进行地下水勘查;发现九所测区低阻异常处钻孔出水量贫乏,黄流测区团块状高阻异常处钻孔出水量较大,在崖城测区,将钻孔布置在高阻地段,勘探到基岩裂隙型温泉。初步认为上述测区低阻地段岩石破碎,泥化严重,水量贫乏;而团块状高阻地段,基岩裂隙未被泥土填充,导水性较好,钻孔出水量较大。  相似文献   
2.
甚低频电磁测量结果证明,异常信号总幅度为5度时仍有意义,但也会出现幅度超过45度的情况。这样,当把测量结果表示在工区图上画剖面曲线时有一个动态范围问题。1967年,Fraser发明了一种低通平滑算子,对消除动态范围问题、降低高达20千赫左右的发射频率所造成的地质噪音显示了一定的效能。其滤波算子为: f_(2,3)=(M_4 M_3)-(M_2 M_1) M_1、M_2、M_3、M_4为任意四个相邻点的测值。  相似文献   
3.
南田地热田物探工作布置面积性电测深,采集三维视电阻率数据,制作视电阻率三维视图,揭示了测区断层构造分布形态,布置的地热勘探兼开采孔获得成功,取得良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