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2篇
自然地理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深入访谈等方式,并结合GIS及统计分析法,从宏观和微观上对2015-02-09果敢冲突涌进中国的果敢难民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冲突下果敢难民主要受地理距离、政策、社会关系、经济和自然条件等因素影响,难民集中分布在果敢与中国边境交界的中国一侧。从宏观地域格局上看,难民分布的总体特征是沿边境线呈条带状的空间分布,且呈现出向中国境内纵深递减的趋势;从微观上看,主要呈现出集聚型、分散型、集聚-分散型分布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同为地缘战略,陆权论没能阻止英国衰落,海权论却让美国走向了繁荣。同样是美国的围堵地缘战略,却造就了苏联解体和中国逆境崛起的不同效果。结合主体间性和历史分析,发现相同地缘战略其实施效果之所以不同,除了地缘战略实施效果所具有的客观性之外,还因为在地缘战略实施中博弈主体"自我"与"他者"所具有的内部差异。这种差异使地缘战略竞争者之间产生不同的认知和互动,而认知和互动是地缘战略实施是否有效的关键,因此地缘战略实施效果表现出鲜明的主体间性。文章以主体间性为视角,以美国围堵中苏的地缘战略为例,通过梳理二战后美国对中苏的围堵地缘战略和实施效果差异,验证了地缘战略实施效果的主体间性,在此基础上对未来中国地缘战略抉择提出几点建议。第一,正确认识到地缘战略实施效果的客观性与主体间性;第二,要保持中国军力的增长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第三,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目标;第四,正确认识中国周边国家对中国和平崛起的意义;第五,要稳定内部,维护国家安全,避免国家内部发生动荡。  相似文献   
3.
维西县城区地质灾害长期以来均以二道河泥石流最为突出,自二道河暴发大规模泥石流灾害以后,泥石流的治理就一直未间断过,但泥石流灾害危险并没有根除,依然威胁着沟口居民的安全。通过对泥石流已有治理工程进行调查,分析其治理效果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治理措施,消除泥石流危害。  相似文献   
4.
由于大国不断的更换地缘战略楔子,缅甸在大国之间的几轮地缘战略角逐中绝对地理位置没有改变,但其地缘战略区位价值却几经变换。随着美国重返亚太、中国"一带一路"的提出,大国在缅甸的博弈更加剧烈,其地缘战略区位的价值越发突显,引发了更多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形成了一种缅甸对中国地缘战略不可替代的观点。全文通过对海权论、心脏地带论、边缘地带论、多级世界模式、大棋局等古典和现代地缘战略理论分析,得出:不同地缘战略理论强调了不同的地缘战略区位,同时地缘战略具有主体间性,区位隶属于地缘战略,进而推导出地缘战略区位具有主体间性。并以缅甸为例,通过考察分析缅甸在二战时期、冷战期间、新中国成立初期及中国崛起之后四个时期的地缘战略区位演变状况,解释了为何在大国博弈下缅甸的绝对地理位置没有改变,但地缘战略区位的价值却发生了变化,从而进一步论证了地缘战略区位具有主体间性。最后从主体间性角度对我国未来对缅甸的地缘战略抉择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云南省维西县梓里沟泥石流进行现场调查,获取了梓里沟泥石流相关的数据资料,据此分别对梓里沟泥石流的容重、流速、流量、冲击力等动力学特征参数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在不同爆发频率下,泥石流动力特征参数不同,且相差较大;在同一爆发频率下,不同沟段处,泥石流的动力特征参数也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