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质学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前言矿田位于一个东西复杂构造带某岩体东段。岩体呈东西展布,为多次侵入活动的产物。根据穿插关系和同位素资料,除少量加里东和海西期花岗岩外,由老到新可以划出:中粗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γ_5~(2-1)],小斑状二云母花岗岩[γ_5~(2-2)],中粒黑云母花岗岩[γ_5~(2-3)],中细粒二云母花岗岩[γ_5~(3-1)],其平均同位素年龄依次为168、159、153和142百万  相似文献   
3.
广东吴川—四会断裂带北段金矿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4.
把吴川-四会断裂带北段,划分了四条金矿找矿成矿带,即新洲-石坎-江屯成矿带;龙潭-塔岗山-河台成矿带;桃源-北市成矿带;鱼坝-石狗成矿带.研究了控制成矿的时控条件认为,金矿主要形成于燕山晚期.矿体受区域性NE-NNE断裂构造带(新华夏系构造体系)活动控制.成矿富集因素是"矿源层"中不同构造带复合地段,构造古应力值增高的构造应力集中区以及深大断裂和岩浆作用深源物质加入的地段,这些地段以利于形成"矿源层"中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5.
构造古应力估算与金的富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杨开渠 《广东地质》1990,5(1):31-41,T001
  相似文献   
6.
构造体系复合研究及其控矿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开渠  黄庆华 《地质论评》1987,33(3):212-221
本文以某矿田为例,在构造体系研究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构造多次活动引起物质组分、地球化学元素和矿物形态的多次变化,并通过光弹性实验,模拟成矿期构造应力在成矿前构造体系基础上的活动。认为,成矿前构造体系格架不但对矿床分布起到控制或影响,而且发现成矿前构造岩物质组分的变化,往往为后期矿化富集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矿体产状不稳定时绘制剖面图和中段平面图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2年第4期《地质与勘探》译载的《根据钻孔资料绘制中段地质平面图》一文,提出了根据斜孔资料绘制中段平面图的方法.当矿体在地表和深部的产状一致时,这种方法是正确的,因为偏斜钻孔往剖面上的投影方向与矿体的总走向基本一致.但是,野外工作的大量事实表明:受构造控制的矿床,往往由于若干构造体系的复合,使矿体产状发生局部或总体的变化.矿体在地表走向为北北西,到深部也可能变为北北东.地表矿体倾角较陡,深部倾角也可能较缓.  相似文献   
8.
用U-Pb法、Pb-Pb法、Rb-Sr法和K-Ar法测定了新洲矿区合矿围岩的时代,结果表明,金矿围岩形成于688Ma前,之后至少经历了两次明显的地质作用,包括构造活动、变质、混合岩化作用、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铅、硫、碳、氢和氧等稳定同位素数据证明,新洲等金矿成矿物质来自围岩,成矿溶液为变质热液,由新洲向西或沿西南方向有岩浆热液加入。从英德到高要沿吴川-四会断裂带铅同位素组成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变化规律,与矿床规模和金品位之间有明显的关系,可作为找矿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