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
复合隔震结构地震反应的简化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单质点复合隔震结构的振动进行了分析,并导出了通过迭代计算复合隔城结构最大地震反应的简化公式,该计算公式可用于砌体隔震结构及类似结构初步设计的估算。  相似文献   
2.
对并联复合隔震结构的地震反应性能进行了分析。通过有限元软件模拟并联复合隔震结构试验确定了软件分析所需的一些参数,利用这些参数建立了并联复合隔震结构工程模型,并对其进行了时程分析。结果表明,复合隔震结构的基底剪力和位移在不同结构特征、不同场地类别和不同地震烈度下反应不敏感,说明其在设计与应用时非常有利。  相似文献   
3.
复合隔震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对一个二层复合隔震结构钢框架模型进行了振动台试验,该模型采用夹层橡胶支座与摩擦滑移支座并联组合作为隔震层,既能提供足够的弹性恢复力,又具有良好的结构耗能能力。试验测得结构各项动力响应,并将软件计算数据与试验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复合隔震结构的加速度反应小,楼层层间位移也较小,上部结构基本为平动,结构耗能能力显著,而且软件可以很好地模拟结构的地震反应规律。  相似文献   
4.
5.
复合隔震结构是将夹层橡胶支座与摩擦滑移支座并联组合在一起作为隔震层的基础隔震结构。文中对复合隔震结构的高宽比限值进行了研究,推导出了简化的计算公式。同时分析了摩擦系数、摩擦滑移支座承载系数、地震动强度、地震波特性等因素对结构高宽比限值的影响及其规律,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为复合隔震结构的设计提供了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高层住宅和灵活空间住宅两种结构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型灵活空间高层住宅结构体系-交错桁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对交错桁架-剪力墙、交错桁架和大开间剪力墙3种高层住宅结构体系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反应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交错桁架-剪力墙体系的抗震性能优于后两者,而且交错桁架-剪力墙结构体系不仅增大了结构空间,而且降低了大开间结构对楼板的要求,还可以弥补交错桁架纵向刚度弱的缺点,真正满足了高层大空间住宅的使用要求,值得在高层住宅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预应力管桩的抗震性能,采用振动台通过对管桩-土-上部结构模型在不同地震波作用下的试验,分析研究管桩桩身产生的应力、应变、弯矩及位移沿桩身的分布、最大弯矩产生的位置、桩与承台的受力及破坏特征,得出地震作用下管桩桩身弯矩最大值的产生位置为距离桩顶5~6倍桩径处, 在El-centro波、LWD波和正弦波工况下,桩-上部结构体系的加速度反应在高度上呈现“K”型分布等反应规律及特征。  相似文献   
8.
对复合隔震结构的重要参数之一摩擦承压比进行了振动台试验研究,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摩擦承压比对复合隔震结构的减震效果影响很大,并且存在合理取值范围.合理的摩擦承压比取值可以使复合隔震结构的地震反应比橡胶支座隔震结构小.因此复合隔震结构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