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10篇
  免费   2666篇
  国内免费   2921篇
测绘学   1699篇
大气科学   2027篇
地球物理   2440篇
地质学   8482篇
海洋学   1862篇
天文学   243篇
综合类   1130篇
自然地理   1814篇
  2024年   118篇
  2023年   375篇
  2022年   487篇
  2021年   509篇
  2020年   410篇
  2019年   555篇
  2018年   542篇
  2017年   341篇
  2016年   360篇
  2015年   504篇
  2014年   734篇
  2013年   617篇
  2012年   619篇
  2011年   628篇
  2010年   622篇
  2009年   594篇
  2008年   620篇
  2007年   623篇
  2006年   645篇
  2005年   671篇
  2004年   572篇
  2003年   598篇
  2002年   465篇
  2001年   445篇
  2000年   486篇
  1999年   531篇
  1998年   560篇
  1997年   589篇
  1996年   601篇
  1995年   560篇
  1994年   522篇
  1993年   448篇
  1992年   473篇
  1991年   448篇
  1990年   378篇
  1989年   309篇
  1988年   135篇
  1987年   130篇
  1986年   117篇
  1985年   127篇
  1984年   109篇
  1983年   93篇
  1982年   73篇
  1981年   74篇
  1980年   56篇
  1979年   33篇
  1965年   13篇
  1959年   16篇
  1958年   32篇
  1957年   1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旷野     
正~~  相似文献   
2.
3.
运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促黄体释放激素类似物 (LHRH A)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对南方鲶血清促性腺激素 (GTH)水平的影响 ,结果表明 :LHRH A和hCG都能提高南方鲶一龄幼鱼血清GTH水平 ,hCG与LHRH A结合注射后血清GTH水平显著高于单独注射hCG或LHRH A后的血清GTH水平。LHRH A和hCG结合注射可诱导性成熟南方鲶排卵 ,同时排卵过程中伴随着血清GTH水平的急剧上升 ,在排卵后迅速下降 ;注射同样剂量的药物而未排卵的血清GTH水平虽有升高 ,但升高的幅度不及排卵鱼。这种血清GTH水平的急剧增高对诱导南方鲶卵母细胞最后成熟和排卵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平衡剖面的制作流程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平衡剖面技术是地质思维和计算机技术的结晶,使对断层构造的研究提高到定量阶段,其依据是在垂直构造走向的剖面上,地层长度和面积(2D)或体积(3D)是均衡的。在此原理基础上利用数学手段对盆地的构造发育史进行正演和反演模拟,直观地再现地下构造的原始几何形态,迅速提供地震剖面的构造解释方案,并对解释结果进行检验(不平衡的剖面其解释一般有问题),为深刻认识构造发育史、分析油气运移及聚集规律提供依据,提高了工作效率。其结果也为盆地模拟、油藏模拟、定量计算构造伸缩量等地质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  相似文献   
5.
青藏高原隆升的非线性动态有限元仿真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根据青藏高原的地质特征建立分析模型,采用3维动态有限元方法,在计算仿真板块速度场的基础上,计算在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中该地区地壳岩石的等效应力和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计算仿真得到的速度场与1998年GPS观测的速度场吻合良好;与过去一贯的假设相反,计算结果反映出地壳应力场不是静态的,而是此起彼伏,不断变化的,应力值最大且变化最剧烈的地区在克什米尔地区、鄂尔多斯地区和鲜水河-小江断裂带,与地震多发区域吻合。  相似文献   
6.
7.
8.
9.
本文着重阐述了沉积岩层构造裂隙形成及水文地质作用方面的五个论点: 研究层状构造裂隙水时,必须从沉积建造、地质构造及后期改造三个方面进行综合探讨。 任何一个构造应力场中,其应力分布状态,一定要受到不同力学性质(岩性、结构及固结程度)的岩层在空间上的分布所控制,从而才能产生相应的应变形态(各类性质的断裂与褶皱)。 弯滑褶皱的脆性层位中,才能形成背斜核部的脱空及翼部的顺向导水裂隙系统,而滑流褶皱则不具备这种性质。 压性断层下盘是否具有导水作用,要依据断层面的产状是否接近直立而确定。 压性断层与扭性断层的错断方面不同,其裂隙系统的展布方向恰好直交。即压性断层的低序次体现为顺向导水,而扭性断层的低序次体现为垂向导水。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