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1∶25万《康西瓦》幅区域地质调查中,首次在西昆仑康西瓦北侧昆中微陆块南部发现了一条蒙古包—普守原特提斯洋的一个分支小洋盆,其东端与早古生代库地—其曼于特蛇绿岩带相接,西端与康西瓦—苏巴什结合带相通,将中昆仑微陆块分割成了东西两个次级微陆块。由于强烈的构造消减作用,该小洋盆建造出露不全,带内见有超基性岩、基性岩、玄武岩、辉绿岩、硅质岩等,构成蒙古包—普守早古生代蛇绿构造混杂岩带,其中的超基性岩和玄武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现出洋岛玄武岩之特征;蒙古包一带的辉绿岩及普守一带的基性侵入岩表现出明显富集轻稀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可能产出于富集地幔的分异,具有洋岛玄武岩或岛弧岩浆岩特征。该分支小洋盆的发现,说明了西昆仑造山带是由多个微陆块块体、增生杂岩楔、蛇绿岩及边缘建造组成的复杂拼合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