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汤戈  柳飒 《江苏地质》2016,40(4):615-623
基于物性、薄片、压汞、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资料,分析了歧口凹陷歧北斜坡沙三段储集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歧北斜坡沙三段主要发育以岩屑长石砂岩、长石岩屑砂岩为主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储集孔隙以粒间溶孔、粒内溶孔、铸膜孔等次生孔隙为主;碎屑岩储集物性受物源供给、沉积相带、成岩作用三大因素控制,物源供给与沉积相带主要控制浅层(3 000 m)碎屑岩原生储集性能,成岩作用与异常高压主要控制中深层(3 000 m)碎屑岩次生储集孔隙。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促使沙三段纵向上发育了4个异常孔隙带,生成了油气储集成藏的重要目标层段。  相似文献   
2.
粘球形藻干酪根热模拟产物中饱和烃生物标志物特征与意义蒲秀刚柳飒郝石生(江汉石油管理局研究院,湖北潜江433124)(石油大学,北京102200)关键词粘球形藻热模拟生物标志物饱和烃塔里木盆地全球范围内奥陶系生油岩和原油独特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这些...  相似文献   
3.
张伟  柳飒  韩文中 《江苏地质》2014,38(4):599-607
沙一下沉积时期,歧口凹陷板桥斜坡、滨海斜坡和歧北低斜坡滨海地区主要沉积类型为重力流沉积,物源主要来自西部沧县隆起。同时在滨海地区CT16×1等井沙一下部分取样薄片中发现鲕粒的存在。通过对歧口凹陷300余口井沙一下亚段薄片等资料的统计分析,认为滨海地区沙一下层段中的鲕粒为异地鲕粒,其来源主要为板桥斜坡及滨海斜坡,以上地区在沙一下沉积时期虽然仍以陆源碎屑沉积为主,但在某些短时段内,存在"暖、清、浅"的区域性欠补偿的高钙清水沉积,发育含鲕粒的碳酸盐岩,形成的原地鲕粒在后期重力流滑塌等事件活动的作用下,沿着滨海、港东断层等输送通道被搬运至滨海地区。通过此次鲕粒来源分析,一方面重新梳理了歧口凹陷两大盆外物源(北部燕山、西部沧县隆起)的波及范围,深化了对歧口凹陷沙一下沉积时期沉积体系的认识;另一方面发展形成了利用地震相、测井相、岩芯相和薄片相"四相合一"的沉积体系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