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3篇
地质学   1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地质异常理论的分析,并结合兰坪盆地的地质、构造特点,充分发挥地壳升降系数法的定量化及其空间优势,对兰坪盆地地质、构造演化进行了形象、直观的表述,对进一步反演兰坪盆地独特构造格架形成的古应力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兰坪盆地遥感地质及化探综合分析在成矿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基础上,对兰坪盆地的线性构造和环形构造做了详细定量分析,结合已知矿床( 点) 分布及地球化学异常分析,圈定出了4 个最有利的成矿远景区,这对进一步研究和指导该区找矿十分有用。  相似文献   
3.
廖崇高  李天华 《地质找矿论丛》2011,26(3):350-353,358
工程地质分区作为山区机场工程地质勘察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直接影响其勘察的精度和质量,并关系到机场建设的周期和投资预算。文章以西南某山区机场勘察为例,在综合分析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影响工程地质分区的受控因素进行了探讨,并对各区段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4.
通过柞山地区铜银金镍钴矿矿条件和成矿规律的总结,划分出个成矿带,2个成矿系列,11种矿床(化)类型。在分析对比的基础上,筛选出两种有成矿产原矿床(化)类型作为今后的主攻方面。提出了寻找大中型以上规模铜矿床的有利地段及依据。  相似文献   
5.
TM与SAR图像融合处理及在高原区调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引入具有全天候和一定穿透能力等特点的SAR图像,利用融合技术进行了TM和SAR图像之间的融合,以提高地势恶劣、空气稀薄、灌木林覆盖严重的高原地区遥感图像的判译能力,降低地质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取得了较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湖南芙蓉锡矿区是近年来新发现并正在进行勘查的新矿区,该矿区以锡矿产于花岗岩大岩体内部和潜在的巨大找矿潜力而引人注目,在野外初步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室内工作,认为芙蓉锡矿及其相关的岩浆岩在许多方面与众不同,如:产于岩体内部,蚀变花岗岩中浸染状石矿化,锡石-硫化物型及锡石-磁铁矿型等不同类型的矿化同时存在,绿泥石化发育且不同类型的锡矿化对应于不同的绿泥石成分,花岗岩类岩石低SiO2,高Sr等地球化学异常,本文主要探讨矿化及含矿岩体的某些地球化学异常并提出深部找铜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西藏墨脱地区山高路险,植被覆盖严重。区域地质调查中卫星遥感TM和SPOT光学图像受到植被干扰,地质构造露头不清;而微波侧视雷达图像(SAR)由于受到高山地形影响,信号遮蔽,控制点的精确选取和遥感地质解译也十分困难。研究中采用DEM(数字高程模型)模拟SAR图像的方法,利用模拟SAR图像对原始雷达图像进行控制点选取和影像正射校正,通过TM图像和SAR图像的正射影像处理以及二者的影像数据融合,并利用DEM进行三维构像,最大限度地发挥了TM图像和SAR图像的影响优及二者的影像数据融合,并利用DEM进行三维构像,最大限度地发挥了TM图像和SAR图像的影像优势,用于测区区域地质和构造解译,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高原机场建设工程“3S”技术综合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开发新机场和扩建老机场已经成为西部地区发展经济的重要举措。在青藏高原地区,机场建设前期工程中,如机场选址、机场工程地质、生态环境等因素的评价中,采用何种技术方法尤为重要,将直接影响机场建设工程进展及经费的投入。文章在西藏阿里、四川康定、云南腾冲、昆明小哨等多个机场的工程地质勘察项目实践基础上,探讨“3S”技术在高原区机场建设工程中的作用及其关键技术,提出基于“3S”技术的高原机场建设工程地质勘察关键技术方法,为高原机场建设创优工程与现代化管理提出新的思路。在机场建设工程地质勘察中,应用“3S”技术,通过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虚拟现实和全数字摄影测量等高科技,制作测区的高精度正射遥感影像地图以及各个拟选机场的遥感图像三维虚拟动态系列动画图(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场区的构造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以及生态环境等特征信息提取和综合评价,为机场建设工程决策者和具体的工作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马玲  李天华  杨武年  廖崇高  戴晓爱 《测绘科学》2008,33(2):180-182,166
本文就西部支线机场建设的不利因素,提出了将遥感和GIS技术的优势充分应用于机场建设前期选址决策中,并以腾冲驼峰国际机场建设为例,探讨应用遥感技术,制作遥感图像三维可视化,为决策者提供直观的实地三维影像图;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进行坡面、坡度和净空分析,可以为机场选址、布线等方面提供决策依据。遥感和GIS技术的综合应用对西部支线机场现代化建设创优工程提出了一定思路和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云贵高原碳酸盐岩地区修建机场.岩溶地基稳定性是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通过地表地质测绘、物探及钻探,对贵州某拟建机场地基的岩溶分布进行研究,描述场区岩溶的位置、范围、深度和形态特征,分析岩溶发育因素,评价岩溶地基稳定性,为工程建设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