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质学   2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心清  殷辉安  闻辂 《地球化学》2002,31(4):375-382
自然界的大多数造岩矿的是由两种或多种组分混合而成的固溶体。因此,在矿物,岩石和矿床等地质体的平衡热力学研究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固溶体矿物热力学地为的问题。河南省西峡县杨乃沟红柱石矿泥质片岩中仅出现红柱石而没有蓝晶石和夕线石,红柱石矿物包裹体测温结果为420-600℃。通过矿物共生平衡p-t曲线所计算出的片岩形成温度和压力条件也应位于上述岩石学和岩相学等特征所限定的范围内。以此为基础,通过构筑矿物共生p-t平衡曲线的方法,对片岩中若干固溶体矿物理想性/非理想性问题进行了研究。其中斜长石必须以非理想固溶体处理,而石榴子石,黑云母和白云母视作理想固溶体的计算结果同片岩的岩石学和岩相学等特征相一致。  相似文献   
2.
文章提出了一种对相组成矩阵实施、基底变换和化对角矩阵操作求多元多相体系中可能存在的化学反应关系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前获取准确一致的矿物及相关无机物质热力学数据的方法归纳起来有10种。其主要实验测定方法是量热法和相平衡法。矿物岩石体系实验相平衡研究普遍采用反应方面逆转实验(REP)方法,它实则是非平衡实验。关于由非平衡条件下测得的REP数据(所谓brackets数据)获取矿物热力学参数值,现有文献中的推导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类,即LIP/MAP法和LS法。但是,所有这些方法均未能做到根据REP数据的特点和物理意义将推导过程完全建立在热力学原理之上,即其热  相似文献   
4.
5.
溶浸开采深埋藏杂卤石可行性及溶浸动力学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莲英  殷辉安  唐明林 《地质学报》2010,84(11):1690-1696
我国杂卤石矿资源丰富,由于其较难溶性和深埋藏的特点,至今仍未开发利用。根据杂卤石矿成矿条件分析,该矿具有良好的封闭围岩,具备溶浸开采的基本地质条件。溶浸开采杂卤石的技术关键在于其中有效成分的溶出。理论及实验基础研究表明CaCl2等无机盐溶液可改善杂卤石的溶解性能。溶浸开采可能成为深埋藏杂卤石的开发的有效途径。通过实验考查溶浸剂CaCl2浓度、矿石粒度、渗滤速度、渗滤路径等影响杂卤石溶解过程的技术因素,溶解过程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用氯化钙溶液渗滤浸出杂卤石的过程符合В.С.Голубев—Г.Н.Крuчев建立的金属浸出动力学模型即C=CH[1-e-γ(χ-vBt)U-vB]。浸出液中K+浓度同渗滤速度与渗滤路径长度之比呈指数关系。根据溶解实验数据求得钾浸出速率常数及钾充分浸出开始到进入液相所需的时间。当渗滤速度从0.159m/h提高到0.318m/h时,浸出速率常数分别为0.03132h-1和0.04383h-1,金属离子充分浸出开始到进入液相所需的时间由297.528h降为218.997h。地浸开采深埋藏杂卤石可以缓解我国钾盐资源紧缺矛盾。  相似文献   
6.
简介矿物热力学数据获取方法发展现状,重点评述量热法和相平衡法的近期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7.
通过测定25℃,50℃,75℃时液相K^ ,Ca^2 ,Mg^2 ,SO4^2-等组成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考察杂卤石在水中的溶解行为,测试得25℃,50℃,75℃条件下杂卤石中K^ 在水中的平衡浓度分别为19.13,21.29,36.77(mg/m1)。K^ 溶解平衡浓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实验研究25℃条件下杂卤石在CaCl2溶液中的溶解行为。在5%和10%CaCl2溶液中K^ 的平衡浓度分别为25.65,35.24(mg/m1)。明显大于在水中的平衡浓度。表明CaCl2对杂卤石具有明显的增溶作用,可作为杂卤石的良好溶浸剂。实验结果对不溶性或难溶性的钾矿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理论参考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对符号函数矩阵(SFM)法用于水盐体系相图计算机成图过程进行改进,减少了成图工作量,成图结果与文献报导实验值和计算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9.
杂卤石矿地浸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难溶含钾矿物杂卤石的柱浸实验模拟石溶浸过程分析发现,采用CaCl2溶液作溶浸剂,其溶浸剂浓度、淋洗速度、矿石粒度、浸滤路径等因素对K溶浸率及溶浸速度均有影响,当矿石粒度为1 mm和5 mm时,钾浸出率分别可达到80%和70%以上,溶浸剂浓度增加,可提高钾的浸出率,但CaCl2浓度高于5%后,效果不明显。淋洗速度增大,虽可提高钾的浸出率,但同时浸出液中钾的富集程度有所降低,以4.5 ml/h~10 ml/h为佳;增加渗滤路径长度可同时提高钾的浸出率和富集程度。实验结果表明杂卤石溶解过程受固相层扩散控制,溶解反应过程较好地符合“收缩未反应核模型”的固相控制动力学方程1-(2/3)α(1-α)2/3=(2MD′c/bργ02)t。研究结果为地浸开采深埋藏杂卤石提供了一定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0.
水钠锰矿是土壤与沉积物中最为常见的氧化锰矿物, 依据其MnO6层对称特点分为六方和三斜两种亚结构类型.六方水钠锰矿在表生环境中可通过Mn2+的化学或生物氧化形成, 而环境中三斜水钠锰矿的形成及进一步转化为钙锰矿的途径尚不清楚.以两种六方水钠锰矿(酸性水钠锰矿和水羟锰矿)为前驱物, 采用X射线吸收光谱(EXAFS)、X射线衍射(XRD)、电镜(FESEM/TEM)及化学组成分析等技术方法模拟表生环境研究了水钠锰矿从六方向三斜的亚结构转化及生成钙锰矿的化学条件和矿物学机制.结果表明, 适当Mn(Ⅱ)浓度和弱碱性条件(pH≥8)可使六方水钠锰矿逐渐转化为三斜水钠锰矿, 继而经Mg2+交换、常压回流得到了长纤维状的钙锰矿, 其晶体生长以溶解-结晶为主.Mn(Ⅱ)与六方水钠锰矿MnO6八面体层内的Mn(Ⅳ)反应生成Mn(Ⅲ)并填充层内空位, 使水钠锰矿对称型由六方向三斜转变.与酸性水钠锰矿相比, 水羟锰矿结晶弱、层状堆积混乱度高, 与Mn(Ⅱ)反应迅速, 层结构向三斜水钠锰矿转化快.pH升高, 促进六方水钠锰矿对Mn(Ⅱ)的吸附和Mn(Ⅱ)与Mn(Ⅳ)间的反应, 六方水钠锰矿转化为三斜水钠锰矿的速率加快."六方水钠锰矿→三斜水钠锰矿"可能是环境中三斜水钠锰矿的重要来源, 及进一步形成钙锰矿的重要化学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