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4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根据义敦岛弧造山带区域地层特征,将该区划分为六个构造地层带。根据区域地层的沉积演化序列和受构造改造作用程序,将该区域区地层划分为史密斯地层、有限史密斯地层和非史密斯地层三种类型。据此提出了在川西造山带地区进行1:5万、1:25万区调填图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2.
甘孜—理塘断裂带构造演化与金矿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述了川西甘孜-理塘断裂带构造演化与金矿床成矿作用的关系,总结了区内金矿化的特征和金矿床类型。研究表明,甘孜-理塘断裂带是由韧性剪切带、逆冲断裂带、断陷盆地带、推覆构造带、脆性破碎带和平移走滑带相互叠加、改造而形成的复杂断裂带。其演化历史主要经历了晚三叠世卡尼期-诺利早期的洋壳俯冲、晚三叠世诺利晚期--瑞替期弧-陆碰撞、侏罗-白垩纪陆内会聚和喜马拉雅期断陷、推覆和平移剪切构造发育演化阶段。区内金矿  相似文献   
3.
以1:5万茶洛、阿冬纳幅为实例,介绍了优地糟区花岗岩单元。超单元填图工作概况。详细论述了解体岩基的方法及不同先后侵位的岩石单元的差异性在单元-超单元划分的可信度研究中论述了划分、归并的依据,并从大量的测试数据及其演化规律中印证了宏观上解体的正确性。作者认为在优地槽区也同样能开展花岗岩单元-超单元填图工作。  相似文献   
4.
改进的蠕变模型及其稳定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反映岩石的蠕变特性,根据对岩石蠕变曲线和蠕变模型的分析,采用负弹性模量和非理想粘滞体模型,提出了一种蠕变模型:H-K-VP-(H‖N-‖St.V) (N-为非牛顿粘滞体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及用该模型对页岩岩样单轴压缩蠕变实验数据进行拟合,表明该模型能够反映岩石的各种蠕变性态,尤其是加速蠕变过程;对模型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表明岩石的物性参数是影响岩石蠕变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