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根据10大个地电磁测深点的探测资料,研究了鲁南地区深部电性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在测区上地幔内存在两个高导层,第一高导层出现在上地幔较浅部位,厚度为3—7公里,电阻率值为8一30Ω·m,该层的埋藏深度横向变化较大,从50公里到80公里;第二高导层出现在230到280公里,电阻率值仅为几Ω·m,深度变化比较小,该区未发现壳内高导层的存在。本文还初步探讨了地壳,上地幔电性结构与区域构造和地震活动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1984年初,我们从西德Metronix公司引进了一套数字大地电磁测深仪,其型号为MMS-02型。它包括带三个低噪声斩波放大器和2.5秒低通滤波器与传感器相匹配的三分向感应磁力仪;四个低漂移氯化亚汞电极和两个低噪声差动放大器组成的一套电场装置系统;具有80db的动态范围和由中央处理机实时程序控制  相似文献   
3.
4.
这篇文章给出了内蒙、甘肃、宁夏某些地区的大地电磁测深结果。这些结果显示出,在地震带内地壳和上地幔电导率分布的横向变化是很明显的,而在比较稳定的鄂尔多斯地台内电导卑分布的横向变化较小,地壳和上地幔的电导率结构比较简单。基于这些结果发现,上部地壳(10—15公里)低阻层在大震震中区较为发育,这可能与大震有关。我国西北地区已有的大地电磁测深结果显示出,莫霍面並不是一个清楚的电性分界面,而某些地区的地壳中部低阻层似乎与康拉界面相应,这就使得后者成为一个明显的电性分界面。  相似文献   
5.
6.
孙洁  晋光文  江钊  王继军 《地震地质》2001,23(2):328-329
华南地区(指福建、广东一带)位于中国的东南部,东临菲律宾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是岩浆多期次的强烈活动区。在加里东、印支、燕山等各构造旋回期均有岩浆侵入活动,特别是燕山期更为强烈。研究区岩浆岩覆盖面广,占测区总面积的80%以上,是开展火山岩浆活动规律、岩类组分、内部结构特征研究的较好场所之一。  相似文献   
7.
孙洁  晋光文  江钊  王继军 《地震地质》2001,23(2):328-329
华南地区 (指福建、广东一带 )位于中国的东南部 ,东临菲律宾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是岩浆多期次的强烈活动区。在加里东、印支、燕山等各构造旋回期均有岩浆侵入活动 ,特别是燕山期更为强烈。研究区岩浆岩覆盖面广 ,占测区总面积的 80 %以上 ,是开展火山岩浆活动规律、岩类组分、内部结构特征研究的较好场所之一。笔者在 1 991~ 1 995年间 ,在该区进行了大范围的电磁探测 ,收集到一批很有价值的资料。通过 1 30多个大地电磁测点的资料分析、解释 ,对该区的电性结构特征及其构造意义有以下认识。( 1 )岩浆岩区电性特征有规律可循 ,其特征变化与火山岩浆活动的方式有着密切关系。在电性上有以下几种情况 :1 )高阻岩体 ,视电阻率曲线 (指一维形式化解释曲线 ,下同 )一般高频段为“K”型 ,高频段宽 ,视电阻率值极高 ,为 1 0 3 ~ 1 0 4甚至高达 1 0 5 Ω·m ,各类定性图上的高阻特征尤为明显 ;2 )岩体下有隐伏沉积层 ,视电阻率曲线一般为“KHK”型 ,高频段为高阻 ,以下频段为低阻或中等电阻值 ;3)沉积岩中有岩浆侵入 ,视电阻率曲线一般为“HK”型 ,定性图上的高阻圈闭不明显 ,但夹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Sompi谱分析法对曲阜—林县剖面地磁测深资料进行分析处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方法与富氏变换等传统谱分析方法的对比结果显示了用该法处理短数据的优越性。根据计算出的地磁场感应矢量的分布规律,初步讨论了该地区深部电性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9.
本文着重介绍了响水一满都拉断面的深部电性结构特征。在华北地台北缘的构造边界两侧电性差异明显,壳内高导层埋深由21公里跃变到34公里;在南缘的郯庐断裂带及东侧壳内高导层缺失,上地幔出现两个高导层。在华北地台内新生代断陷盆地壳内高导层较为发育,埋藏较浅。上地幔高导层的埋深为60—127公里,总的趋势是西北深,东南浅,在呼包盆地、冀中拗陷和郯庐带下方形成局部上隆区,较好地反映了区域地质以及深部构造运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五大连池火山群大地电磁探测和研究初步结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黑龙江五大连池火山群新近观测的7条大地电磁测深剖面资料进行了处理、解释和分析。研究表明,在地下约几百米深度至15~20 km左右,存在一个上宽下窄似铆钉状的高阻异常体,推测为固结过程中的火山岩浆体。该高阻体一直穿过地壳与上地幔连接,有向深处延伸的通道,并随着深度的加大,其电阻率逐渐减小。该火山群属于岩浆直接来自上地幔的火山类型,在地壳内没有明显的低阻岩浆囊存在。火山区的构造走向为近南北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