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地质学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1.
火山岩作为特殊的油气储集岩类型,在国内外均有成功的勘探和开发实例。然而因其规模和储量相对较小,储集空间和成藏系统较为复杂,研究工作起步较晚。鉴于前人研究多依赖于钻井岩芯描述和测井数据分析,为了获得岩石孔隙和各类裂缝在古火山机构中的空间分布规律,本文对福建漳州牛头山玄武质火山岩进行了野外调查和岩石物性分析。牛头山古火山历经四期喷发,地表可见四层喷溢相玄武岩层和两处火山颈相岩石出露。喷溢相玄武质火山岩的孔隙度变化较大,从5.34%到23.73%间不等,但渗透率均较低(平均值为0.173×10-3μm2)。火山机构中节理和裂缝较为发育,除火山颈相的柱状节理、火山喷溢相的爆炸缝、冷凝节理外,熔岩/下伏地层接触热变质成因的高孔带、幔源包体裂缝和爆炸孔以及后期形成的构造裂缝、风化破碎带等均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些面型单元构成了贯通整个火山机构的空间网络,使古火山机构的储集潜力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
岩浆侵入作用可以引发水- 岩反应和多种形式的变质作用和金属富集,当侵入至富含有机质的泥质围岩时,其热效
应不仅会造成热接触变质、改变围岩的成岩作用,还会促进围岩中烃源岩的生烃作用。热传输模型研究是定量- 半定量考
察岩浆侵入体及其围岩热演化的重要工具之一。本文选取粤东典型的花岗岩- 泥岩接触带剖面,在开展地质地球化学研究
的基础上,进行了二维热传输模型分析。模拟结果与地质基本一致,发现岩浆侵入能够显著提高接触带围岩和上覆围岩的
地温,其中侧向传输的范围有限,根据多个规模不等的花岗岩岩体热传输模型分析结果,发现小型侵入体的热影响范围与
其侵入体规模正相关,但对于大型侵入体而言,其侧向影响范围一般在2.5 km 左右。本文研究成果对认识与岩浆活动有关
的成矿作用和油气成藏作用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