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1篇
地质学   8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有观点认为管材的残余应力是绳索取心钻杆非正常损坏的诱因之一。据此采用环切法对不同热处理和矫直工艺的冷拔绳索取心管材制造过程中的残余应力进行了检测比对,认为冷拔管材制造环节产生的残余应力是存在的,也是可控的。只要制造工艺措施得当,可以将高钢级合金管材的残余应力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合格管材出厂时存在较高残余应力造成的钻杆折断等事故较为罕见。应从管材制造、钻杆加工、现场使用等方面入手,努力降低钻杆断裂事故。  相似文献   
2.
豫西渑池盆地湖泊沉积特征与古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秋敏  郭志永  沈娟 《地理科学》2011,31(8):922-928
对渑池盆地池底村古湖泊沉积剖面进行连续采样,在粒度组成和有机碳含量分析的基础上,结合14C年代测定(校正为日历年龄),重建了盆地区末次冰盛期以来的气候环境演化进程:19543~9240cal.aB.P.,气候比较干燥,古湖泊尚未形成;9240~8039cal.aB.P.,气候由干冷向暖湿化方向转变,古湖泊开始形成;8039~3473cal.aB.P.期间,气候温暖湿润,湖泊水位最高;3439~2931cal.aB.P.期间,气候波动剧烈,总体上气候较前一段干旱,湖泊水位下降;2931~2423cal.aB.P.期间,气候干旱,古湖泊干涸。盆地区的人类文化演进对气候环境变化的响应十分明显,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3.
在调研当前国内外在轨卫星的寿命水平、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低轨遥感卫星平台长寿命的主要制约因素,提出按照系统工程全面解决我国卫星平台长寿命的有关建议,以及应重点优先解决的突出短板。  相似文献   
4.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祁连造山带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已积累了大量有关蛇绿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王荃等,1976;Tseng et al.,2007)、年代学(史仁灯等,2004;Xu et al.,2010)、岛弧火山岩及硅质岩特征(夏祖春等,1995)、高压变质岩岩石学(宋述光等,2004,2009;Song et al.,2009)等方面的资料,但对蛇绿岩中相关的地幔橄榄岩方面的研究资料相对缺乏,需要岩石地球化学方面的佐证.笔者在野外勘查采样的基础上,通过对祁连造山带玉石沟蛇绿岩套新鲜的方辉橄榄岩和纯橄岩岩石学和全岩主、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组成的研究,进而探讨橄榄岩的成因.  相似文献   
5.
渑池盆地位于黄河中游,处在黄土高原向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该区域也是我国东部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交汇地带。文章通过对位于渑池盆地池底村厚约4mm古湖泊沉积剖面进行了 14 C 年代(校正为日历年龄)、有机碳含量、粒度和地球化学元素组成等测试分析,重建了研究区19.5cal.kaB.P.以来的气候变化过程。19543~9240cal.aB.P.期间,气候比较干旱,风化淋溶作用较弱,湖泊尚未形成; 9240~8039cal.aB.P.为气候过渡时期,气候向暖湿方向转变,古湖泊开始形成; 8039~5368cal.aB.P.为暖湿气候类型,对应于全新世大暖期的鼎盛时期,湖盆流域温暖湿润,湖泊的水位较高; 5368~3439cal.aB.P.为亚暖湿气候类型; 3439~2423cal.aB.P.气候环境比较恶劣,之后气候向干旱化方向发展,又分为两个亚段: 3439~2931cal.aB.P.气候出现剧烈波动,2931~2423cal.aB.P.湖泊干枯。盆地的文化演进与环境变化间存在着耦合关系,环境的变化对应黄河中游地区相继发展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夏商文化。  相似文献   
6.
朱进守  邓辉  苑泉  沈娟  周瑾  靳洁 《地质与资源》2018,27(3):272-278
在西藏贡觉县地质灾害调查的基础上,开展研究区内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根据研究区地质地理环境特征,优选出7个评价因子:坡度、历史地质灾害密度、工程岩组、线性构造密度、植被覆盖度、河网密度、年均降雨量,并建立分级标准.利用GIS技术对空间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功能,结合数理统计的方法原理,对研究区进行了地质灾害危险性定量评价,揭示区内地质灾害空间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陇孔沟金矿床的控矿因素、成矿机制,建立了成矿模式。首先总结研究区及邻区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特征;其次对陇孔沟金矿床的矿体特征、矿石质量、矿石结构、构造及金自然状态分别进行了描述;最后在研究控矿因素、成矿机制的基础上,建立了成矿模式。研究结果显示:①控矿的主导因素不是地层和侵入岩体,而是剪切构造和成矿流体。②成矿机制是矿源层中的成矿元素经活化、迁移,于构造蚀变带中富集而成的矿床。③成矿模式为与构造破碎带密切相关的中低温热液成矿。  相似文献   
8.
基于四川盆地长宁县双河镇下志留系龙马溪组新鲜露头剖面野外考察,通过SEM、矿物含量等分析,研究龙马溪组页岩岩石学特征、矿物组成特征和储集空间类型,并讨论页岩储集空间的影响因素以及储层矿物组成的特征.结果表明:发育有黄铁矿孔隙、黏土矿物晶间微孔和微裂纹、有机质孔隙、层间页理缝等4种储集空间,岩相类型、矿物组成、成岩作用控制着储集空间;研究区龙马溪组页岩储层矿物特征明显,对页岩气的开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好地开展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城岩溶塌陷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通过对凤台县城岩溶塌陷地质灾害调查,结合以往成果资料分析研究,总结出区内岩溶发育特征、岩溶塌陷成因和形成机理,选取地层岩溶发育情况、松散厚度、构造、岩溶水开采量、建筑物、人口等为评价因子,并将评价因子进行量化,对凤台县城岩溶塌陷地质灾害易发性、危险性和风险性进行评价,将凤台县城岩溶塌陷地质灾害风险等级划分为中风险区和低风险区。  相似文献   
10.
青海省祁连地区三叠系分布广泛,含气暗色泥页岩系和碳酸盐岩发育。通过北祁连、南祁连地区的路线地质调查、钻探施工、样品测试和资料搜集对三叠系页岩地化特征、储层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青海省祁连地区上三叠统厚度较大,有机质丰度多数属于低-中等,部分属于高-特高等,有机质类型以II1、II2型为主,部分地段有III型,有机质成熟度均达到低成熟-成熟阶段,具备形成页岩油气的地质条件。页岩中石英、斜长石、方解石等脆性矿物含量相对较高,岩性较致密,储集空间为孔隙和裂缝,属裂缝孔隙型储层,有利于后期改造。研究认为,青海省祁连地区三叠系具备较好的页岩气勘查前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