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对黄土高原西峰地区黄土沉积物中的有机质进行了总DNA 提取和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通过克隆测序技 术构建了含有44 个克隆子的细菌16S rDNA 文库。对16S rDNA 系统发育的分析表明,西峰地区的黄土沉积物中细菌可分属 13 个类群,包括:酸杆菌(Acidobacteria)、变形菌(Proteobacteria)、放线菌(Actinobacteria)、绿弯菌(Chloroflexi)、厚壁菌(Firmicutes)、疣微菌(Verrucomicrobia)、浮霉菌(Planctomycetes)、芽单胞菌(Gemmatimonadetes)、异常球菌-栖热菌(Deinococcus-Thermus)、硝化螺旋菌(Nitrospirae)、蓝细菌(Cyanobacteria)、拟杆菌(Bacteroidetes)和Candidate divisionTG1。其中酸杆菌为最主要优势类群,变形菌为次优势类群,二者占黄土细菌总克隆数的70%,且大多为不可培养的基因型。  相似文献   
2.
河岸景观幅度效应是河流生态学研究的关键问题,是河岸管理的重要依据.基于2008年2.5m的SPOT5影像解译的景观类型图,应用缓冲带分析和景观格局指数分析,研究了辽宁太子河上游河流沿岸25 m、50 m、100m、200 m、500 m和1000m范围的景观幅度效应.结果表明:①河流两侧景观具有明显的幅度效应.距河道近的区域表现出具有多种景观要素的密集格局,斑块类型呈均衡化分布趋势,破碎化程度和丰富度较高;随距河道距离的增加,区域具有优势景观类型,景观中斑块形状变的规则,均匀度和丰富度降低.②景观类型分布具有区域性.草地和裸地主要分布在河道两侧50~100 m内,农田和居民地主要分布在河道两侧100~200 m内;离河道越远的区域受人类干扰越小,林灌植被保存好;研究区内河滩总面积较小,多分布在距河流25~50 m范围.③河流两侧景观在类型尺度和景观尺度上均具有明显的幅度效应,但由于景观自身发育和人类活动的异质性,幅度效应在不同类型间表现不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