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2篇
  1989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 1985年,笔者在南京汤山汤头村上奥陶统五峰组Dicellograptus szechuanensis带中发现双头笔石(Dicranograptus),标本保存在灰色硅质泥岩中,呈棕色,相当完整,其 特征是:笔石体始部两对半胞管攀合,末部分开成  相似文献   
2.
引言和县奥陶纪地层出露于县境西北部(图1)。该区奥陶系虽早有报导,但未作详细研究。由于紧邻南京,因此长期以来均认为与宁镇山脉地层相似。 1961年,南京大学地质系师生在本区工作时,于早奥陶世地层中发现笔石。这一发现,对下扬子区奥陶纪地层的更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进一步解决本区奥陶纪地层的划分和对比,1963年11月中旬张全忠、仇洪安、焦世鼎三人前往该区四碾潘三道坝口测制奥陶纪地层剖面。通过野外剖面的观察和大量化石的采集,初步认为和县奥陶纪地层和宁镇山脉一带并不相似。尤其是庙坡组、四碾潘组等含笔石页岩地层的发现及其生物群的研究,我们确认这里的奥陶纪地层与鄂西、黔北一带比较接近。为了对奥陶系笔石页岩地层进行更详细的研究,次年六月由张全忠、焦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