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6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242篇
测绘学   30篇
大气科学   55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542篇
海洋学   51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65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31篇
  1978年   38篇
  1977年   49篇
  1976年   56篇
  1975年   11篇
  1974年   20篇
  1973年   9篇
  1966年   6篇
  1965年   6篇
  1964年   4篇
  1960年   6篇
  1959年   15篇
  195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多晶X光衍射法在工业和科研的许多领域已应用多年。近年来,由于粒子探测技术和测角方法的改进,仪器的稳定度、分辨率、重复性不断提高。六十年代以后,多晶衍射术在海洋地质领域也广泛采用。深海钻探船<格洛玛>号就以此法作为海洋海底岩心矿物分析的主要手段。此外,如海洋粘土的层错  相似文献   
3.
梭鱼(Mugil so-iuy Basilewsky)为我国北方咸淡水鱼类人工养殖的主要对象,南方也有养殖,属鲻科鱼类,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水域。其中尤以鲻鱼(Mugil cephalus B.)为甚。由于它们中的大多数种类适盐性广、食物链低、生长快和肉味美,因而成为海水,咸淡水,乃至淡水鱼类养殖的很好对象。主要养于印度-太平洋区域、地中海和黑海沿岸。1969年,在保加利亚瓦尔纳召开的国际生物学计划海洋生产力组(IBP/PM)的会议上,与联合国粮农组织(PAO)一道,把鲻科鱼类列为国际性生物研究课题之一,受到有关国家的普遍重视。近十多年,对于鲻科鱼类的人工繁殖研究,在某些种类上已取得较大进展。鲻梭鱼,可期在几年内,进入种苗的生产阶段。 我国劳动人民对鲻科鱼类养殖至少已有四个世纪的悠久历史,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生产经验。但自古以来,都是利用天然种苗进行养殖。近年来,由于大量兴修水利,淡水入海的运流量不断减少,天然种苗场受到某些影响,能捕到的天然苗也不如以往丰盛,加之种苗资源本身因受气象的影响各年也有所变动。为了使生产能按计划进行,人工繁殖种苗已成为当务之急。 1967年,我所和原天津淡水渔业公司工农养殖场合作,对咸淡水养殖梭鱼的人工繁殖开始进行研究。并在人工诱导排卵方面取得成功,所获卵子得到受精和孵化。1968年,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的部分同志也参加了这项试验。当年共获得一千万卵子,其中有二百万卵子获得受精。孵苗十四万多尾。因受寒潮影响,大量胚卵在即将孵出前,或在孵出仔鱼之后不久死去。最后仅培育九百余尾达2公分以上的梭鱼苗。这一年的试验,为咸淡水养殖梭鱼的全人工繁殖打开了"通途"。1969年,养殖场由地方移交给部队,我所继而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队进行合作,一直到1972年截止。1969年,室外池塘育苗成活率达30%,育成6厘米以上的梭鱼苗二千尾左右。这些苗经过越冬,到第二年春天,体长达20厘米以上。1972年,经过人工诱导排卵的亲鱼,在池塘中自行产卵和受精,并孵出仔鱼。这对咸淡水养殖梭鱼的人工繁殖来说,又迈开了新的一步。 本文总结了六年来(1967-1972)咸淡水养殖梭鱼人工繁殖试验所取得的初步成果。对咸淡水养殖梭鱼的生物学特性以及自然繁殖也作了初步观察。现将这一材料发表,供有关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好地加强海岸带资源调查、开发、保护和管理,在国家海洋局的支持下,浙江省编制委员会正式批准继续保留省海岸带资源调查办公室。该工作机构实行国家海洋局和浙江省双重领导,以省为主,归口省科委,编制及其费用由省确定,国家海洋局给予相应支持。该机构的建立,标志着浙江省有了海洋和海岸带管理工作的专门常设机构。它实现了从原来以调  相似文献   
5.
近十年来,日本科学工作者会试图利用海洋酵母活菌体作为鱼、贝幼苗及共他低等动物的饵料,但成功的报导不多。岛谷周等(1967年)、旭化成株式会社(1969年)先后报道:用海洋酵母饲育盐水丰年虫和轮虫都获得良好的效果。但是海洋酵母能否直接用作海珍品幼体的饵料,至今国内外几乎未见报导。 1976年以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开始进行海洋酵母的生态调查及共应用的研究,并着重  相似文献   
6.
中国主要固体矿产大中型矿山大多数分布于中东部地区,对第一批500余座矿山资源潜力调查资料初步评估汇总表明,占矿山总数的3/4矿山为资源型危机矿山,近200座约占1/3的调查矿山具有进一步寻找接替资源潜力;对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勘查区的区域分布、主攻矿床类型、找矿预测方法及找矿勘查技术手段等资料数据开展综合汇总,结合相关数理统计分析和GIS空间分析,获得了一批数据图表,为编制“纲要”实施方案和危机矿山专项的工作部署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1999年以来,国务院对地勘工作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了重大改革,明确将地质勘查工作划分为公益性地质工作和商业性地质工作,并实行分体运行.很显然,这两种地质工作的经济属性是不同的,因而对其效果进行考核、评价时所采用的方法也是不同的,对商业性地质勘查工作来说,采用企业化经营的管理体制,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其经济效益的高低来评价其经营工作效果的好坏,而公益性地质工作虽然也进行经济核算,争取以最少的投入、最低的消耗取得最多的成果,但对其成果的评价主要不是经济效益,而是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花岗岩是大陆地壳重要的物质组分 ,是壳幔相互作用和造山作用不同阶段的产物 ,是形成众多矿产的物源 ,是揭示地球深部信息的岩石探针 ,是判别地球动力学环境的主要标志。中国花岗岩类型众多 ,特色鲜明 ,时空分布广泛 ,形成环境复杂 ,在全球地质研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 ,国外花岗岩地质研究发展迅速 ,已成为大陆地壳生长和地球动力学研究领域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之一。刚刚成立的中国地质调查局花岗岩地质研究室是中国地质调查局业务支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综合、指导、攻关、服务”为宗旨 ,肩负着推广花岗岩地质调查与研究的新…  相似文献   
9.
发展中的中国煤田地质学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中国的煤和煤田地质特征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地质问题。煤炭是中国主要的一次能源。本文概要评述了近年来我国煤田地质学科的显著进展,认为未来的发展将取决于,引入新理论、新方法和广泛应用高新技术,强化与其他一些地学分支的交叉和渗透,今后将更突出研究煤的地球化学、支撑洁净煤技术和煤基材料利用技术的地质基础、煤层气,和高产、高效、安全开采煤炭生产的地质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战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能源矿产和战略性资源,是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的石油问题,特别是油气资源短缺问题,已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上指出:“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切实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并抓紧解决好粮食安全、水资源和油气资源问题。这是直接关系我国长远发展的战略问题。”部党组根据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对如何加强我国油气资源战略调查研究进行了通盘考虑和专门部署,并将本项目列为部重点研究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