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1篇
地质学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基于东北过伐林区吉林省汪清林业局187块蒙古栎林的样地调查数据,结合单木生物量模型,研究蒙古栎林的林分生物量和估计模型.结果表明: 蒙古栎林的平均生物量为: 树干 178.73Mg/hm2, 树枝13.766Mg/hm2, 树叶 5.159Mg/hm2, 树根 29.373Mg/hm2, 全部为 227.028Mg/hm2. 采用联立方程组方法,建立了相容性林分生物量模型.该模型包括树干、树枝、树叶、根和全部各分量,自变量为林分公顷株数和断面积.各模型的预估精度均在95%以上,95%的误差分布在[-24.144,23.712],[-5.146,5.578],[-1.743,1.919],[-3.493,3.440]和[-30.156,30.166](置信水平为95%).由于模型的自变量林分公顷株数和断面积是森林调查中的常规因子,也是传统森林生长收获模型中的重要变量,因此,一方面可利用建立的模型和固定样地通过统计推断获得森林经营单位或区域尺度的森林生物量,或基于小班调查数据进行估算; 另一方面可以和传统的生长收获模型相结合,预测林分生物量的变化.为气候变化下林分、森林经营单位和区域生物量和碳贮量的计量和预测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