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2篇
地质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金属矿物微量元素对矿床形成过程和成因类型具有重要指示作用,目前对黄铁矿、磁铁矿及闪锌矿研究较多,黄铜矿微量元素特征鲜有报道。根据收集的斑岩型铜矿床(PCD)、岩浆型铜镍硫化物矿床(MSD)、沉积岩型层状铜矿床(SSC)、铁氧化物铜金矿床(IOCG)、喷流沉积型矿床(SEDEX)及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VMS)铜精矿样品,结合资料,对黄铜矿开展了详细矿相学和LA-ICP-MS微量元素研究,揭示黄铜矿微量元素特征及其与矿床成因类型的关系。黄铜矿中Mn,Co,Ni,Se,Ag,Sn,Pb及Bi质量分数可达1 000×10-6以上,Ga,Ge,Mo,Cd,In,Sb,Te,Au及Tl质量分数可达100×10-6以上,说明黄铜矿是很多微量元素的重要载体。黄铜矿Sb-Tl,In-Sn,Pb-Bi及Mn-Ni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其中Sb,Tl,In及Sn主要以固溶体的形式赋存于黄铜矿,Pb与Bi以方铅矿包裹体的形式赋存于黄铜矿,Mn,Co,As,Te,Ag及Ni 2种赋存状态均有发育。PCD型和VMS型黄铜矿微量元素变化大,MSD型黄铜矿中Ni质量分数高,In质量分数较低,SSC型黄铜矿Ge质量分数高,Sn质量分数较低。Se在MSD型和VMS型黄铜矿中质量分数较高,在SEDEX型和SSC型黄铜矿中质量分数较低。Ni,In,Sn元素差异主要与不同类型岩浆作用有关,Se元素质量分数差异主要受温度控制,SSC型黄铜矿Ge元素质量分数高可能与成矿温度和赋矿围岩有关。因此,基于上述微量元素特征,Ni-Co和Ni-In图解可区分MSD型和其他类型,Ni-Se图解可区分SEDEX型,SSC型及VMS型,Ge-Sn图解可进一步区分SSC型和SEDEX型,Co/Ni-Ag/Bi图解可区分MSD型和PCD型,Zn-Sn/In在一定程度上可区分IOCG型和其他类型。这些首次系统地提出的图解将为判别矿床成因类型提供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贵阳乌当小关口剖面石炭纪祥摆组底部发现了一套保存较好的碳酸盐岩古风化壳。野外地质调查与室内综合研究表明: 该套古风化壳岩性主要为灰绿色、砖红色铁质高岭石黏土岩和粉砂质黏土岩夹褐铁矿层; 古风化壳主量元素氧化物Al2O3、TiO2和Fe2O3富集,SiO2轻微淋滤, CaO、MgO、Na2O和K2O强烈淋滤; 微量元素Sc、V、Cr、Cu、Zn、Ga、Ba、Th和Pb等均相对富集,Sr、Mn等易溶元素淋失; Sr/Cu、A/NK、A/CNK、OI、CIA等多项指数均指示该套古风化壳形成于风化强烈、炎热潮湿的热带-亚热带古气候条件之下。根据古风化壳的稳定性及原岩岩性特征,推断该套古风化壳形成时,研究区内广泛发育溶丘、溶洼等古岩溶地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