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16年   1篇
  1988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
1.
本地段大部分岩石为片麻岩和火成花岗岩,岩浆及其热液使有些变质岩改造,所看到的变质岩应归因于同构造的渐进变质作用。证据有:典型的花岗鳞片变晶结构,高度发育的片麻构造,常见的矿物共生组合,Bi—Pl—Kf—Qz,此外,区域性的各斜长石An牌号的连贯关系,仅仅局部性的与绿帘石密切共生的那些少量斜长石的An牌号的有规则变动,显示了,变质平衡在总体上的完成。再则,三叉连接结构伴着出溶的钠长石边,反映出变质后的退火作用的存在。花岗岩具有种种主要的足以说明岩浆成因的特征。其中,明显的贯入行为以及表明岩浆逐步冷却作用的各不同斜长石依An牌号大小次序先后结晶,是很重要的。作者发现:在这些岩浆的和变质的钾长石中,双晶形成过程相似,双晶图案有异,光轴角的数据各具特色。据此,作者探索一种方法,无需使用X光衍射方法,有效地鉴别和研究不同成因的钾长石。这里出现不少混合岩化片麻岩。从科学严格性来衡量,所见到的几乎都够不上称混合岩。  相似文献   
2.
拉萨河源头水域中浮游生物、鱼类资源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拉萨河是西藏重要的河流之一,流经多个县市,拉萨河的生态性调查和环境保护对西藏的社会和经济发展重要意义。本调查在拉萨河上游11个乡镇分别进行断面取点调查,对各乡镇境内拉萨河段进行浮游生物与鱼类取样统计分析。本次调查中,共检出浮游植物76个种类,其中硅藻门48种,占总种类数的63.2%;绿藻门12种,占总种类数的15.8%;蓝藻门6种,占总种类数的7.9%;金藻门4种,占总种类数的5.3%;隐藻门3种,占总种类数的3.9%;黄藻门和裸藻门各1种,分别占总种类数的1.3%;共检出浮游动物4大类50种,其中原生动物24种,占总种数的48%;轮虫12种,占总种数的24%;枝角类10种,占总种数的20%;桡足类4种,占总种数的8%;共发现1目2科5属的鱼类5种,均为鲤形目,本地鱼类有3种,占总数的60%,外来种有2种,占到总数的40%,其中拉萨裸裂尻鱼(Schizopygopsis younghusbandi Regan)和双须叶须鱼[Ptychobarbus dipogon(Regan)]为雅鲁藏布江特有鱼类。本次调查采集到的外来鱼种有棒花鱼和鳅鱼两种。经本次调查,西藏拉萨河源头流域,生物多样性略贫乏,尤其是鱼类种类较少。而鱼类保护工作面临的两大挑战就是外来鱼种入侵以及过度捕捞而造成的鱼类资源减少。  相似文献   
3.
读了“地理学报”第21卷第1期中“南阳盆地边缘花岗岩丘陵地区侵蚀地形的初步观察”和“地形图读法举例——广东高要县”二文後,我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4.
经初步瞭解,福建鼓山分布着两种后侏罗纪花岗岩。这从岩石地面分布上的接触情况与显微镜下观察的岩石中组成成分的接触情况两方面得到证实的。从二者产生状态看来,彼此生成时间甚为接近,而同属於太平洋运动产物,分属早晚期活动。再根据前人各种地质文件,推论出福建各地普遍存在着相当於这两种侵入的花岗岩类岩石。因此,联系到福建后侏罗纪金属矿成矿作用的多次性可能。这在江西西华山已有发现。此后从多次性来研究后侏罗纪的炎成矿床的成矿作用,成为必要了。  相似文献   
5.
读了“地理学报”第21卷第1期中“南阳盆地边缘花岗岩丘陵地区侵蚀地形的初步观察”和“地形图读法举例——广东高要县”二文後,我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6.
王宠 《地质论评》1964,22(5):395-397
先后读到在地质学报第41卷第3—4期上发表的和地质科学院出版的李春昱等的同名论文《浙闽中生界火山沉积岩系之研究》。他们认为磨石山组火山岩地层以熔灰岩、凝灰岩为主。本人对这种岩石有些看法,愿提出讨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