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4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风稜石发现的经过1961年夏天张文佑在葛碧如陪同下首次于广东省河源盆地北部的步狗岩一带发现了风稜石,随后又同沈以瑗工程师于广州附近也找到风稜石,因之引起了普遍重视。同年秋、冬,我们在研究河源盆地红色岩系构造岩相特征时,找到一些较典型的风稜石标本,并对它们的埋藏层位以及形成时自然环境作了进一步的阐明。  相似文献   
2.
三河—平谷8级地震区的构造背景与大震重复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综合探测研究,查明了1679年三河—平谷8级大震是发生在具有深部构造背景的活动断裂交汇区;北东向新夏垫断裂是其发震断裂并呈右旋剪切破裂位错,潘各庄一带垂直位移最大(达3.16米)应为8级地震的宏观震中。由平均地震位错速率及一定震级地震的位错量估计,夏垫断裂带上极震区范围内7.5级、7.0级和6.5级地震的平均重复时间下限值分别为3800年、1750年和800年  相似文献   
3.
大理盆地是滇西北主要的强震区之一。笔者1986—1987年对大理盆地进行了详细的1/5万活断层地质填图,在苍山东麓断裂带上发现了多处地貌陡坎,通过槽探,揭露出较为典型的古地震断层。1.上关龙首墙西地震断层(照1) 该断层保存有一条长100余米,高7—14米,近南北向延伸的陡坎(照2)。已开挖出两个断层剖面。其中一个剖面上见有两个“崩积楔”和切穿两个崩积楔的裂缝充填物,标志着这  相似文献   
4.
北京地质学会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分会为了促进地震地质、深部探测及实验研究等成果资料的交流,活跃学术空气,开展不同专业之间的自由讨论,子84年11月16日召开了“强震构造背景的浅表与深部差异”的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地震地质、构造地质、深源岩石、深部探测、高温高压岩石力学、物理模拟实验  相似文献   
5.
云南大理上关—潘曲一带存在历史地震破裂遗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苍山东麓上关—潘曲一带存在历史地震断层和地表破裂带。破裂带从上关向南延伸到潘曲附近,长约20余公里,地震最大位移约2m,已测的14C样品年代显示,这可能是1514或1515年大理地震的地表破裂遗迹  相似文献   
6.
河北宣化盆地南缘断裂的古地震遗迹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开挖,在宣化盆地南缘断裂上揭露出3次古地震事件,发生的年代分别距今约8.54、7.08和5.31ka,平均重复间隔1615±360a。事件位移量分别为0.55~0.74m、0.52~0.7m和1.63~2.2m。但距今5.31ka以来断裂未发生过断错地表的运动,意味着其古地震重复不是简单的准周期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