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地质学   4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贵州长顺睦化大坡上剖面,是一条不可多得的泥盆—石炭系界线剖面。该剖面泥盆—石炭系界线附近地层不仅沉积连续,发育齐全,而且出露良好,化石丰富,属深水盆地相。该剖面除产有丰富的菊石、三叶虫、介形虫、微体脊椎动物等化石外,还有丰富多彩的牙形石动物,具有世界上最为连续完全的牙形石带。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大坡上剖面的上praesulcata带中产有典型的Siphonodella praesulcata以及S.praesulcata与S.rulcata之间的过渡型分子,这表明该剖面不仅可以精确确定泥盆—石炭系界线的位置,而且还可以实际证明S.pracsulcata与S.sulcata之间的真实的演化关系。本文除详细介绍大坡上剖面泥盆—石炭系界线附近地层的发育情况外,还将该剖面与我国其它两条国际泥盆—石炭系界线层型候选剖面——贵州睦化剖面和桂林南边村剖面进行了比较和讨论。笔者认为,贵州长顺睦化大坡上剖面明显优于贵州睦化剖面和桂林南边村剖面,可以推荐为国际泥盆—石炭系界线层型候选剖面。  相似文献   
2.
贵州石阡奥陶—志留系分界地层新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黔东北石阡、印江、沿河、松桃一带的奥陶纪和志留纪地层发育,分布广,层序清晰,化石丰富。葛治洲、戎嘉余等(1979)在石阡县城北约5公里雷家屯的上奥陶统剖面中,认为“缺失五峰组;临湘组与龙马溪组之间,发育一层灰岩,厚1米,产珊瑚Brachyelasma sp.,Palaeofavosites sp.及绿藻等。石阡县城附近的泗沟也发育上述灰岩地层,据贵州石油地质  相似文献   
3.
自1979年以来,我国先后有两条剖面被列为国际泥盆—石炭系界线层型侯选剖面,这就是贵州长顺睦化剖面和广西桂林南边村剖面。在1987年北京召开的第十一届国际石炭纪地层和地质大会期间,国际泥盆—石炭系界线工作组主席Eva paproth代表工作组分别对我国的两条侯选剖面作了评论。她说,睦化剖面是一条十分重要的剖面,沉积连续,化石丰富,不仅具有世界上最为完整  相似文献   
4.
贵州栖霞组与茅口组的界线讨论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正> 贵州早二迭世地层分布广泛,发育完整,化石丰富,沉积类型多样。自乐森(王寻)在贵州郎岱附近创立茅口组后,盛金章(1963)对紫云二迭纪(虫筳)类化石作了分带研究,较系统地对贵州早二迭世地层进行了划分。本文对贵州栖霞组和茅口组的岩石特征、生物群面貌、两组的界线及栖霞组内的分层问题作一讨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