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3篇
  2016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提出利用多项式拟合模板法消除地震数据中的低频随机干扰,分析模板的性质并推导出模板参数与低频随机干扰最高频率之间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2.
利用中日合作微震观测台网1988年3月至1991年3月间的地震记录计算了西安及周围地区小地震的波谱和震源参数,并探讨了震源参数与震级ML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在黄土塬区,选择弯线地震勘探技术,相对传统的直测线地震勘探而言,可以克服由于黄土巨厚、沟谷陡峭、黄土干燥疏松且厚度横向变化剧烈等因素造成的激发、接收困难。设计弯线地震勘探观测系统,应遵循空间、时间条件来决定叠加次数;并考虑弯线叠加特点,计算弯曲测线共反射面元属性及道距、炮间距;根据动校正拉伸畸变,速度精度要求等综合因素选择炮检距。总之,弯线地震勘探技术的关键在于共反射面元属性分析,炮检中点的分散范围、分散度等参数的计算及优化。  相似文献   
4.
复杂表、浅层地震地质条件激发效果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复杂表、浅层地震地质条件区采用常规成孔方式比较困难、成本过高,为改善其激发、接收条件,提高复杂区地震勘探应用效果,选定典型目标区域,结合地震施工因素,对普通炸药(高爆速药柱)、聚能震源弹、地震枪、可控震源四种激发源作了对比试验,同时对检波器的组合接收也进行了试验。从试验资料分析,应优先使用可控震源车进行激发,对可控震源车无法施工的地段(如山坡地带等)采用炸药震源激发,且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聚能震源弹。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讨论了影响数字测震系统动态范围因素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在期望的台网监测能力的情况下,实现数字测震系统中地震计的适配的方法。并指出其具有同时监测微震及中强地震的能力。此外,本文还给出了数字测震系统标定结果的描述方法。  相似文献   
6.
杨进兵  陈兴长  汪惠  田小平  贾利蓉 《岩土力学》2016,37(11):3184-3190
泥石流拦砂坝通常建造在沟床堆积物上。泥石流堆积物的渗透性是影响坝底扬压力的关键因素。目前关于土体渗透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无黏性粗粒土,对泥石流堆积物这种宽级配土体渗透性的研究比较缺乏。选择北川县泥石流沟床堆积物作为试验材料,通过渗透试验,确定了影响宽级配土渗透性的细颗粒上限粒径;在此基础上,通过试验研究了细颗粒含量与渗透系数的关系。结果表明,泥石流堆积物中粗颗粒仅起骨架作用,细颗粒才是决定其渗透性能的关键;显著影响宽级配土渗透性的细颗粒上限粒径为0.1 mm;细颗粒(<0.1 mm)含量与渗透系数呈负指数关系,并且当细颗粒含量超过20%以后,泥石流堆积土的渗透性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