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1.
刘瑞杨  周瑶琪  周腾飞  陈彤彤  刘汉青  白冰洋  李孙义 《地质论评》2022,68(5):2022102006-2022102006
青岛大珠山位于莱州湾南西,小珠山南西侧,属于中生代晚燕山期酸性侵入花岗岩体,岩性以中粗粒钾长花岗岩和花岗斑岩为主。前人对小珠山地球化学特征已有研究,但大珠山花岗岩地球化学研究尚处空白阶段。对所取的十件样品进行岩相学、全岩主微量及稀土元素、Li同位素、锆石U- Pb测年、斜长石电子探针原位分析。结果显示:岩相学表明研究区花岗岩含有锂辉石,有明显伟晶岩脉,岩石类型为I—S型花岗岩;样品为高硅花岗岩(SiO2=66. 97%~74. 97%);全碱含量高(Na2O+K2O=8. 70%~10. 73%),属于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Eu负异常明显(δEu=0. 25~0. 56)。计算高分异花岗岩常见指数:铝饱和指数(A/CNK=0. 91~1. 01);分异指数(DI)为87. 07~96. 65;锆饱和温度为836. 3~862. 6℃;锆石Ti温度计反映岩浆结晶温度为698. 5~738. 9℃。年代学表明样品年龄为113. 1±0. 36Ma,为早白垩世崂山期花岗岩。研究区花岗岩具有明显稀土元素四分组效应(TE1,3=1. 04~1. 15)和较高氧逸度,表明研究区花岗伟晶岩具有锂矿的成矿潜力。花岗岩分异过程经历斜长石、锆石、磷灰石等矿物的分离结晶。岩浆沿岛弧和大陆碰撞俯冲带裂缝上涌,形成具有成矿潜力的高分异花岗岩。  相似文献   
2.
青岛大珠山位于莱州湾南西,小珠山南西侧,属于中生代晚燕山期酸性侵入花岗岩体,岩性以中粗粒钾长花岗岩和花岗斑岩为主。前人对小珠山地球化学特征已有研究,但大珠山花岗岩地球化学研究尚处空白阶段。对所取的十件样品进行岩相学、全岩主微量及稀土元素、Li同位素、锆石U-Pb测年、斜长石电子探针原位分析。结果显示:岩相学表明研究区花岗岩含有锂辉石,有明显伟晶岩脉,岩石类型为I—S型花岗岩;样品为高硅花岗岩(SiO2=66.97%~74.97%);全碱含量高(Na2O+K2O=8.70%~10.73%),属于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Eu负异常明显(δEu=0.25~0.56)。计算高分异花岗岩常见指数:铝饱和指数(A/CNK=0.91~1.01);分异指数(DI)为87.07~96.65;锆饱和温度为836.3~862.6℃;锆石Ti温度计反映岩浆结晶温度为698.5~738.9℃。年代学表明样品年龄为113.1±0.36 Ma,为早白垩世崂山期花岗岩。研究区花岗岩具有明显稀土元素四分组效应(TE1, 3=1.04~...  相似文献   
3.
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回卷(rollback)及俯冲方向的转变对中国黄海及邻近地区盆地的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综合利用野外剖面、钻井岩心和地震剖面等,对比分析不同盆地间沉积充填历史,识别出不同时期应力场方向的变化和主要构造变形样式,对主要断裂进行界定,为关键时间节点提供证据,并恢复了侏罗纪-白垩纪的构造演化过程.结果表明:(1)在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背景下,受郯庐断裂带F1和朝鲜半岛西部断裂带F2两个主控断裂带共同的控制作用,盆地经历了多期“伸展”和“挤压”的构造应力场的转变,性质各不相同;(2)构造演化可划分为6个阶段:莱阳期近南北向拉伸,发育被动裂谷;125±1 Ma阶段,热隆挤压造成轻微构造反转,形成隆起区的角度不整合;青山期近东西向滑脱伸展形成主动裂谷性质的火山弧盆;87.5±2.5 Ma挤压阶段,经历了大规模左旋走滑,形成区域角度不整合;王氏期热沉降,形成带走滑拉分性质的大面积坳陷;50±5 Ma挤压阶段,主要在F1、F2断裂经历右旋走滑;(3)估算了挤压阶段的走滑量,对伸展阶段的伸展率、沉降率进行了计算.首次恢复了中国黄海及邻近地区晚中生代挤压构造幕演化之前的构造格局和盆地原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