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1篇
  2004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根据MapInfo在其它领域应用的原理,利用其包含图形信息对象的数据表是图形和数据之间有机结合的概念,从矿山生产勘探的管理特点出发,论述MapInfo在矿山生产勘探过程中对勘探资料图和储量计算表的对应管理,探讨了矿山生产勘探的管理过程数字化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1982年6月16日甘孜发生M=6.0级地震以来,四川省内已四年无M≥5.0级的地震.这样长时间的平静是否意谓着异常?对这一多方关注的问题,本文就地震活动的历史记载进行探索对资料的取用按以下约定:1)地区范围:对南北地震带的分段有多种意见.通常对南北带中段有以下不同的划定法:(1)四川省行政区范围内105°E以西部分;(2)27°~34°N,99°~105°E这个范围;(3)27°-33°N,99°-105°E所定的范围连同小江带北段及永胜、华坪地区,在文献[1]中年最大震级分布拟合表明第二种划定法比起(1)与(3)更符合地震活动的某些内在规  相似文献   
3.
定时段最大地震的震级分布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极值理论在地震中长期预报与烈度区划中已被广泛应用。1945年以来不少人先后刑Ⅰ型渐近分布和重型渐近分布对许多地区的大震危险作了估计。 本文用我国川、滇、西藏、新疆、甘、青、宁以及台湾等地区的地震资料,把偏度、峰度的估计值与Ⅰ、Ⅲ型渐近分布及正态分布的偏度、峰度进行比较后得出以下结论: (1)用极值理论研究地震规律时正态分布与Ⅲ型渐近分布应受到同样的注意。 (2)我国大陆、台湾(及其邻近海域)的定时段最大震级的分布,以正态分布拟合较好。 (3)川滇、西藏的定时段最大震级的分布以夏型渐近分布拟合较好。 (4)新疆地区使用正态分布或Ⅲ型渐近分布拟合都可以。 (5)Ⅰ型渐近分布对以上地区都不适用。 以上结论和采用绝对差或均方差为尺度进行衡址得到的结论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4.
一维地震预报评分问题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秦卫平 《地震学报》1991,13(2):234-242
本文对当前应用较多的各种基于22列联表的一维地震预报评分进行了较全面地评述,文中论及: 1.从统计相关性着眼,Wallen评分V=QS是最合理的预报评分. 2.顾氏评分S、许氏评分R及O评分Q虽便于使用,但各有不足. 3.由V可引入一系列评分,S与Q的调和均值、Hedike评分SH皆在此系列中.定理5-3列出了常见评分的顺序. 4.从重合程度着眼给出了评分W,并由之引出另一个标准化评分列————W系列(标准化后的有效指数h。在其中居于最严的位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太阳黑子相对数年均值为基本数据,讨论得出以下性质:(1)各周期内的平均值ξ与峰值η分别服从正态分布;在(ξ,η)服从正态分布时,可得出ρ(ξ,η)的估计值(?)=0.964,及α=0.05的区间估计:ρε[0.905,0.986]同时得到回归关系式:ξ=0.4936η-1.23205(2)年均值服从分段对数正态分布。(3)四川(27°~34°N,99°~105°E),云南及川滇(21°~34°N,98°~105°E)地区的地震活动的强弱与太阳活动的强弱周期不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对地震预报方法的实际效能给以客观的数值评定称为地震预报评分。实际的地震预报方法可分为以下类型:1.单向预报—只能预报某个时空范围内将有地震或是只能预报没有地震,具体分为:(1)有震预报(2)无震预报2.双向预报—该方法有时预报有震,有时又可预报无震,可进一步分为:  相似文献   
7.
针对二阶链方法用于地震预测中出现的问题与不足,本文提出以下改进意见:1.当拥有的资料跨越时段稍长时,首先应通过统计检验判定早期资料与近期资料是否有差异,只有基本上可认为来自同一模型时才能合并使用。2.当各状态所含样本点个数有差异时,在选定最可能出现的状态之前应扣除自然分布;3.预报决策应在外推检测的基础上选择确定。按照以上改进意见,本文对南北地震带及按南、北、中3段这4个划定的地区分别讨论10年段、5年段、2年段和1年段最大震级的转移,并对未来相应时段的地震强度分别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8.
用{Y_K}K=1,2,…,n表示量Y的巳有记载,当Y_K与K相关较强时,有些文章中就由Y关于序号K的回归方程,取作为Y在下一步的预测或预测的过渡值。本文对这种按顺序回归的回归系数进行剖析,得知:n稍大时,前期与中期的数据Y_K在序回归中起主要作用,代表新近信息的后期Y_K作用甚小,因而回归值在尾端与实际值有较大偏离。加之,系数b只是增量Y_K-Y_(K-1)的一种加权平均,以b为步长外延未能刻划Y_(n+1)-Y_n的起伏,故地震预测中应用序回归难有良好实效。  相似文献   
9.
根据新疆地区本世纪的地震记载,分别取5.5、6.0、6.5、63/4、7.0、7.2为震级下限,视各组资料为更新过程的样本、分析地震发生的统计特征。经统计检验,不同震级下限的地震发生皆可认为是泊松过程;本世纪初中强地震在记载中可能有遗漏,为避免由此引出的干扰,使用Ms≥6.5的资料不应早于1914年,使用Ms≥5.5与Ms≥6.0的资料均应从1931年开始;在地震发生大体上为泊松过程的情况下,地震  相似文献   
10.
更新过程在许多领域已有应用。本文检验确认四川省、云南省M_s≥5.5,6.0,6.5;川滇M_s≥6.0、6.5,7.0;西藏M_s≥6.0,6.5,6级地震(主震)间隔时间分别都可认为服从指数分布;同时其中大多又可认为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分别对未来1年、3年、5年给出地震发生的概率,并对以上时段内可能发震的次数作出估计,对西南地区未来几年内的地震活动强度给出简明的统计描述,应注意:年内四川省应有M_s≥5.5级地震发生,且震级可能大于或等于6.0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