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地质学   1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非悬浮状态下土的比表面电导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求非悬浮状态下土的比表面电导K_s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花岗岩残积土的胶结特性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引言我国东南沿海一带残积土分布较广,据初步了解,厦门、深圳、香港都有,而且很多是由花岗岩风化残留下来的所谓花岗岩残积土。对这类土的矿物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已见过报导。  相似文献   
3.
在岩石力学试验研究中,常常需要精确制备不同含水率的岩石试验样品,而目前的方法尚难以保证所需的精度。为此,提出一种精确制备不同含水率岩石试样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将欲制备的岩石试件烘干或饱水后放置于恒湿环境中,烘干样或饱和样会逐步吸湿或去湿而增加或减小重量,其含水率逐步增加或减小,直至稳定,最终得到稳定、均匀、含水率各异的试验样品,而其中的关键是如何获得一个稳定的恒湿环境。基于化学热力学中单组分的气-液平衡理论,提出了一种稳定恒湿环境的获取方法,其基本原理为:由于岩石中组分水的化学势与恒湿环境中的水气的组分水的化学势在起始阶段不相等,因此,二者中的水气压力也不同,必然有组分水的迁移;当岩石中的水气压力大于恒湿环境中的水气压力时,水便从岩石中迁移至恒湿环境中,使岩石失水,而当岩石中的水气压力小于恒湿环境中的水气压力时,水自恒湿环境中迁移至岩石中,使其含水率增加,直至二者中的水气压力平衡,即可得到某一特定含水率的岩石样品。这样制备的岩石样品满足化学热力学平衡的要求,其含水率内外一致,上下相同,是含水率均匀分布的合格样品。该方法还能制备其他方法无法实现的含水率相差甚微的岩石试件,也可直接应用于精确制备不同含水率的土样。  相似文献   
4.
针铁矿与盐酸反应的化学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研究了针铁矿αFeOOH与盐酸反应的化学动力学特性,测定了它们的反应级数、速率常数、实验活化能和指(数)前因子。  相似文献   
5.
化学侵蚀下硬脆性灰岩变形和强度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硬脆性灰岩在不同pH值、0.1 mol/L和Na2SO4和CaCl2溶液以及蒸馏水浸泡后的的常规三轴压缩试验,分析了受化学腐蚀作用的灰岩在不同围压下的变形及强度特性,探讨了三轴强度参数及变形参数的变化规律,并对浸泡岩石的化学溶液进行水质检测,得到了化学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变化规律,初步分析了化学溶液对灰岩力学特性影响的机制和规律。试验表明:化学溶液浸泡后,灰岩有从脆性向延性转化的趋势;灰岩的强度参数 , 值及弹性模量E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泊松比则增大;在相同的化学溶液侵蚀下,弹性模量和凝聚力降低幅度最大;灰岩力学参数劣化的程度与从灰岩中溶出的离子浓度的大小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从灰岩中溶出的离子浓度越高,其力学参数劣化程度越大。  相似文献   
6.
应用化学动力学研究土体长期稳定性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程昌炳 《岩土力学》1989,10(4):83-88
土体在环境化学因素长时间作用下,它的长期稳定性要发生变化,预报这种长期稳定性是当前工程界的空白。本文提出了用化学动力学与力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这种长期稳定性预报的方案,并对该方案的理论基础进行了详细的论证。  相似文献   
7.
从活化能看土中胶结现象的本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测定了纯针铁矿、人工胶结态针铁矿和天然胶结态针铁矿与盐酸反应的活化能、进而论证了土中胶结现象的本质就是生成了化学键.  相似文献   
8.
土的双电层结构对其力学性质有一定的影响,这已为大家所熟悉。N. Street测定了高岭土悬液的ζ-电位,用这些数据对其力学性质作了分析,还有很多研究者也应用了双电层的特性来解释土的力学特性。伹他们大多没有直接测量土(适用于工程的)的ζ-电位。而是从胶体化学的观点出发,作了一些推测性的讨论。不过也有少数研究者作了这个工作,如E.Penner,但他是用电渗法来测定土的ζ-电位的。本文采用流动电位法测土的ζ-电位。  相似文献   
9.
程昌炳 《岩土力学》1995,16(2):57-63
本文以合成针铁矿的化学动力学参数,对贵州红粘土在酸性环境下的力学特性变化的时间规律作了探讨,结果表明,用合成矿物的化学动力学特性预报天然土强度变化的时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针铁矿与高岭土“胶结”本质的微观研究初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程昌炳  唐哲良 《岩土力学》1992,13(2):122-12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