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2篇
地质学   4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川市三泉镇岩溶区农田生态系统植被碳库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怀良  袁道先  陈浩 《中国岩溶》2008,27(4):382-387
通过农田样方观测与实验分析获得南川市三泉镇农田生态系统主要农作物的含碳率、经济系数、果实水分系数,结合该区近26年来( 1980- 2005)主要农作物产量与耕地面积的相关数据,用农作物产量与碳储量转换模型计算法估算和分析该区农田生态系统植被碳库的总量及构成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 近26年来该镇农田植被碳库和碳密度略有提高,具有微弱的碳汇效应。与邻近的四川盆地非岩溶区相比,该区农田植被碳密度较低。针对农田生态系统植被碳库的构成特点和动态特征,该镇今后应进行作物结构调整,适度增加水稻等大春作物的种植和马铃薯、油菜和饲料等小春作物的种植面积,稳定小麦等作物的播种面积; 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发展生态农业,以进一步提高农田生态系统植被碳库的碳储量和碳密度。   相似文献   
2.
澜沧江河道冲淤变化与来沙系数的格兰吉尔因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邹高禄  罗怀良 《地理科学》2004,24(6):698-703
采用格兰吉尔因果关系模型以及时间序列平稳性的ADF检验技术,结合23年的实测资料数据,分析了澜沧江天然来沙量的变化是否会导致澜沧江河道冲淤发生变化。结果发现:(1) 澜沧江历年来沙系数变化是一个不稳定的时间过程、但历年冲淤变化却是一个稳定的时间过程;(2) 澜沧江河道(允景洪断面)历年来沙系数变化对于冲淤变化不存在格兰吉尔因果关系,或前者对后者无预测关系,因此澜沧江河道来沙系数的增加(或减少)都不一定导致断面淤积量增大(或冲刷量增大)。前人得出的"随来沙系数的增大,断面淤积量有所增加,反之,则冲刷量增加"的结论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3.
根据盐亭县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23个土壤剖面的采样记录,2007年采集了这23个土壤剖面样品,并分析测定其土壤有机碳含量,对比发现,盐亭县近25年来土壤平均有机碳密度上升2.70 t/hm2,上升幅度为5.65%,该县农田土壤具有微弱的碳汇效应.近25年来该县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化复杂,不同土壤类型之间的变化差异较大.其中,水稻土、黄壤和紫色土有机碳密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而冲积土的有机碳密度则明显下降.而就土地利用方式而言,水田土壤的有机碳密度呈明显上升趋势(上升幅度15.38%),而旱地土壤有机碳密度则基本上保持稳定少变.该区今后应主要通过改良耕作措施,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增加土壤有机物质归还量;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搞好水土保持;灌溉水利工程建设进一步稳定和扩大水田面积等措施,以达到稳定和提高农田土壤有机碳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罗怀良 《中国岩溶》2019,38(2):217-226
以乡镇为基本单元,通过乡镇组别人均GDP差异、泰尔指数和分离系数探讨近10年来(2006-2015年)岩溶山区县级成熟型资源城市四川省兴文县经济发展空间差异及演化。结果表明:近10年来该县乡镇间人均GDP的绝对与相对差异、泰尔指数(由0.1088上升到0.1697,上升了55.97%)和乡镇组别间分离系数(由2.4041上升到2.8414)均持续上升,经济发展差异呈增大趋势。乡镇组别内经济差异比乡镇组别间差异大(对总体差异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70.43%和29.51%),而乡镇组别间经济差异的上升幅度(76.21%)高于乡镇组别内的上升幅度(47.94%)。乡镇组别泰尔指数均值排序为:矿业组(0.2370)>工业组(0.0624)>旅游与矿业组(0.0581)>农业组(0.0108),工业、矿业和农业等乡镇组别的泰尔指数分别上升了193.13%、27.69%和20.18%,而旅游与矿业组则下降了30.95%。经济发展过度依赖资源、工业园区建设、宏观经济影响、旅游开发单一、农业整体滞后且不均衡等是该县经济发展空间差异及演化的主要原因。今后应实施多元产业综合发展、各类乡镇因地制宜实施差异化发展、注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等策略。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寻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选取绵阳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成德绵高新技术产业带的成都、德阳、绵阳3市近10年来(2005~2014年)的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动态对比,并基于灰色关联相关理论利用灰色关联法测算绵阳市5大产业与GDP(国内生产总值)的关联度,探寻绵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1)绵阳市的科技基础相比于成都弱,科技活动人员增长速度慢,且低于经济带整体水平;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高于全带的比重水平,但投入比例却呈下降趋势,且近几年与德阳市差距慢慢在缩小。(2)绵阳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呈波动变化状态,且从2008年开始低于整个经济带水平。但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持续增长,且占GDP的比例高于成都与德阳。(3)绵阳市在近10年间,高新技术产业与GDP增长的相关性为0.706 6,不及第三产业和工业,还没有完全成为带动全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因此应加大对高科技人才引进和培养,增加科技经费和技术的投入;加强与发达地区和成德绵经济圈其它城市的科技合作与交流;且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群。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多时相TM影像,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运用缓冲区分析方法和因子分析方法,对成都市城市扩张及其驱动力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城市扩张在各缓冲带空间分异显著,城市扩张呈明显的“圈层式”扩展模式,总体上紧邻城市中心区域,具有较强的空间集中性,随城市中心到周边区域,空间集聚性减弱。城市扩张呈现不同的空间分异性;区域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与城市化等因素是城市扩张的主要驱动力。基于遥感与GIS技术,能够有效地实现城市扩张的动态监测,为有关部门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利用RS和GIS进行成都市扩张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多时相TM影像,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运用缓冲区分析方法和因子分析方法,对成都市城市扩张及其驱动力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城市扩张在各缓冲带空间分异显著,城市扩张呈明显的“圈层式”扩展模式,总体上紧邻城市中心区域,具有较强的空间集中性,随城市中心到周边区域,空间集聚性减弱.城市扩张呈现不同的空间分异性;区域...  相似文献   
8.
县级行政区在中国行政区划中起着承上(省)启下(乡、镇)的作用,其行政区划调整关系到国家行政管理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诸多方面.在统计分析四川省建国以来县级行政区划调整的基础上,将四川省建国以来县级行政区划调整划分为4个阶段,进而分析和探讨了调整的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县级行政区划调整中存在问题提出了对四川省未来县级行政区划调整的对策:加强县级行政区划调整的科学研究;制定县级行政区的合理分区标准;强化行政区划的行政管理职能;调整和逐步规范县级行政区边界、行政中心位置和行政区名称.  相似文献   
9.
岩溶地区的碳循环是地质作用和生物作用最好的结合点,系统研究农田生态系统中石灰岩溶蚀作用强度对精确估算岩溶作用的碳汇效应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在重庆南川市三泉镇选择菜地、旱地、冬水田、两季田、草地、未利用地等样地类型进行以一个水文年为周期的标准溶蚀试片溶蚀试验、土壤剖面与植被样方观测以及土壤、标准溶蚀试片样品分析,探讨了农田...  相似文献   
10.
成熟型资源城市处于转型发展的最佳阶段。西南地区成熟型资源城市众多,但所处的地理环境、发展条件、产业特征及内部差异等复杂。分类探讨该区成熟型资源城市特征与转型障碍有助于其转型发展。基于区域视角,尝试选取影响城市转型的发展基础、产业特征、民生状况、生态环境等5类28个指标,采用定量聚类和综合对比分析对该区11个地级成熟型资源城市进行类型划分、特征与转型障碍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地级成熟型资源城市可划分为四类:Ⅰ类城市(雅安、自贡)主要面临创新发展不足和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等障碍。Ⅱ类城市(安顺、保山、广元、达州、广安、曲靖)数量多、人口与GDP份额大,主要面临资源产业链延伸和污染治理等障碍。Ⅲ类城市(普洱、临沧)主要面临全域发展与人文生态落后、产业转型与文化保护和绿色发展难协调、自身优势与支柱产业不匹配等障碍。Ⅳ类城市(攀枝花)比较特殊,主要面临对外协作难度大、资源产业刚性约束、固体废弃物数量巨大、区域内部差异突出等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