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质学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罗灿辉 《地质与勘探》1992,28(5):13-16,22
本文介绍了东湘桥堆积氧化锰矿矿床地质特征,同时综合了湖南其他堆积氧化锰矿(特别是富矿)的控矿条件,祈能有助于寻找更多的氧化锰富矿,为冶金部门提供更多的精料。实践证明,运用这些富集规律寻找新的堆积氧化锰富矿是可行的,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矿田早震旦世底板页岩划分为硫碳质黑色页岩相、黑色页岩相和砂质(硅质)页岩相.根据同层位矿体沉积环境、矿石类型、结构构造和矿物种属,划分为碳酸锰矿相、含锰灰岩相和含钙硅质岩相.采用岩类组合法,结合微观标志,划分为合岭洼地、洼地边缘和炭家仑潜丘3个景观单元.指出还原和封闭性好的合岭洼地是深部找矿的有利靶区.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沉积矿床是受成矿时代和层位控制的,它们是找矿的一个前提,也是最直观的条件.根据笔者对铁、锰、磷沉积矿床找矿勘探的体验,矿床多赋存于一定的岩相中,与沉积旋回有关,特别与当时的沉积环境密切相关,即严格受岩相、古地理的控制;当然总体上是受大地构造的制约.下面以两个矿区为例,说明研究岩相、古地理的重要性. (一)某铁矿位于江南古陆南缘,矿体赋存于上泥盆统锡矿山组下部的灰绿色页岩中,产状与围岩一致.由于当时地壳不甚稳定,海水进退频繁,因而出现了多个沉积旋回,生成多层矿(一般为两层),并常有  相似文献   
4.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