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4篇
  200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重庆市地下热水开发利用条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地下热水的地质环境本区位于新华夏系构造带四川沉降带中,分属川中褶带和川东褶带的接壤地区,川东 褶带为一系列北北东向展布的狭长的不对称的高幅度紧密褶皱,以华蓥山、铜锣峡及明月峡等背斜为主体的川东平行排列的隔挡式褶皱束,背斜紧凑,常发育有纵向断裂,据四川石油管理局地震勘探所获资料表明各高隆起背斜深部的断裂都很发育(图一)。向斜宽缓,断裂不发育。华蓥山以南构造分支,即由沥鼻峡、温塘峡及观音峡等背斜展布成帚状形式,轴线逐渐偏转呈南北向;西部合川、铜梁等地为红层分布区,褶皱平缓,背斜宽缓低平,断裂不发育。  相似文献   
2.
广西是我国石灰岩分布最普遍的地区之一。由于石灰岩喀斯特强烈的发育,地表不善于集水,产生了許多缺水地区。为了了解喀斯特平原地下水存在情况,我队于1958年在广西中部沿紅水河下游兩岸地区进行了1/10万的綜合地质及水文地质普查工作。兹将野外工作期间所采取的一些工作方法及个人在普查工作中的几点体会,簡述如下,供参考并请指正。  相似文献   
3.
重庆是我国西南的经挤中心,我国矿泉水的重要产地之一。这里的矿泉水,种类多、分布广、资源丰富。七十年代开始我队在该区进行地下热水的普查、勘探,八十年代以来重点转向饮用矿泉水的勘察评价。至  相似文献   
4.
重庆市渝北区统景风景旅游区温泉的形成及其特征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罗祥康 《中国岩溶》2000,19(2):159-163
重庆渝北区统景风景旅游区地下热水资源十分丰富,井泉流量可达1000~ 7200m3 /d,水温最高可达62℃。调查研究表明,热水以下三叠统嘉陵江组碳酸盐岩为主要储热介质,以上三叠统须家河组至侏罗系的红色砂页岩、煤层、泥岩为隔热保温盖层。大气降水通过岩溶槽谷下渗至热储层,在深部沿断裂构造线由北向南迳流,并在地表减压最大处,如河谷地段等,排出地表而形成温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