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地质学   4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正> 一、地质发育概况 长江下游地区在地质发育进程中历经了多次构造旋回,经受多期构造作用的迭加和改造。(一)前寒武纪;(二)古生代;(三)中生代。  相似文献   
2.
翁世劼 《地质论评》1983,29(5):461-462
地球资源卫星CCT磁带数据处理可以向我们提供比标准片更多的信息内容。图象增强和信息提取是两个主要手段。对于已经地表工作且有一定研究程度地区,处理后的图象仍向我们提供一些新的认识,或有助于我们对前人工作进行必要的修改。对火成岩体的识别:照片1—2,安徽马鞍山地区中  相似文献   
3.
侏罗—白垩纪期间,对中国东南部构造演化、岩浆活动影响深远的西太平洋区构造演化历程,通过对目前残存的侏罗—白垩纪地磁条带和深海钻探成果的研究,可概括为:本区在库拉、法拉龙和菲尼克斯间的扩张脊三联点,开始增生了太平洋板块(距今190百万  相似文献   
4.
一、现代火山分类古火山机体的划分与鉴别是火山地质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題。古火山活动状况的复原再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古火山类别的认识。不同类别火山的活动方式不同,规模悬殊,火山堆积物的岩相、岩石类型组合和厚度各有其特点。有关火山著作中现代火山分类,如夏威夷式、伏尔干式、斯通博利式、庇里式等,主要针对爆发强度,着眼于大型火山和对人类生活影响较大的火山进行研究。在综合参数方面考虑不周全,难于应用于已不再爆发的火山。国际地球物理与大地测量联合会(IUGG)下属的国际火山学协会(IAVCE)为了编制后中新世世界火山目录曾提出一个火山分类方案,着重以形态和物质成份出发,照顾到火山活动方式,这一方案曾三次修改,最后得到采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