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3篇
  199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高温高压气液相中金迁移形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配制的AuCl3水溶液于Π型高压釜内,在pH=1~0.5,P/10×105Pa~300×105Pa,T/200~400℃条件下金的迁移实验结果,AuCl3在350℃以上为气相中迁移,350℃以下才开始少部分转入热液中,300℃约30%AuCl3转入热液里,250℃以下有70%转入热液里,200℃以下AuCl3全部转入热液里。表明1000μg/mlAuCl3水溶液在350℃及172×105pa条件达到临界状态,全部气化为简单氯化物金的形式。因此,金矿的沉淀富集是在中低温热液中成矿的。实验结果表明金是在热液晚期中低温成矿环境形成。  相似文献   
2.
前言 化学分析的两大分支是容量法和光度法。光度法在仪器化道路上成功地经历了目视比色——比色计比色—分光光度计比色这一发展过程。当今,结构复杂、电脑控制的双光路宽波段分光度计已普遍采用。光度法在化学实验室担负着大批中低含量的分析任务。 作为样品主成份的经典分析方法—容量法(也称滴定分析法),一直是化学实验室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分析手段。自容量法出现以来,无效的分析工作者,为了寻找氧化剂、还原剂、沉淀剂、络合剂、各种指示剂、缓冲溶液、掩蔽剂等,作了巨大的努力,得到的成果可  相似文献   
3.
岩石土壤中微量碘的测定目前较普遍使用的是离子选择电极法,它的优点是简捷、准确、测定范围较宽,但对于痕迹量的碘似有困难。催化比色、催化滴定法灵敏度较高,但大多采用半熔分解样品,带入的外来离子给测定带来麻烦。我们采用热解法使碘与大多数共存离子分离,在铈(Ⅳ)—砷(Ⅲ)体系中,碘的存在使反应速度加快,以硫酸亚铁铵使反应终止,然后用铈(Ⅳ)滴定过量的亚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