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地质学   5篇
综合类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保和堂矿区龙潭组可依沉积特征划分为3种沉积环境、6种亚环境及12种微环境。主煤层(2煤)形成于下三角洲平原废弃期,潮汐水流对煤层有较强的改造作用。本文提出了潮汐作用对该区煤厚、煤质及煤岩组成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
河北三家金矿区构造研究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论述了青龙县三家金矿区构造特征、矿床特征、矿床与断裂构造的成因联系。在多种手段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矿区导矿构造和容矿构造,提出了本区中生代的三期主要构造应力场,强调了矿区内局部应力场与相应方向的优势节理相配合是本区金矿床形成的主要模式。在综合分析各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本区控矿因素及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3.
萍乡矿区位于萍乐坳陷带的西端,上三叠统安源组是该区主要含煤地层.成煤前的构造决定了沉积盆地的范围;可采煤层的赋存与同沉积构造密切相关,主要赋存于沉降幅度较大的同沉积向斜中及同沉积断层的下降盘;沉积后构造对煤层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在推覆构造对煤层的破坏和保存两方面.  相似文献   
4.
莫时旭  许桂生 《湖南地质》1997,16(4):227-231
邵东保和堂矿区龙潭组1,2煤形成地下三角洲平原废弃期,3煤形成于三角洲建设期,前者聚煤条件较好。在三角洲废弃破坏期,潮汐水流对形成于三角洲平原的煤层有较强的发行作用。本文提出了潮汐对煤厚,煤质及煤岩组成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5.
保和堂矿区龙潭组可依沉积特征划分为3种沉积环境,6种亚环境及12种微环境,主煤层形成于下三角洲平原废弃期,潮汐水流对煤层有有较强的改造作用本文提出了潮汐作用对该区煤厚,煤质及煤岩组成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6.
涟邵煤田金竹山向斜构造应力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共扼剪、张节理和小褶皱发育特征的综合管理,本文恢复了金竹山向斜史古生代以来的主要4期构造应力场,探讨了该向斜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