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湘、鄂西部晚震旦世地层与古生物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一、前言 我国震旦纪地层广泛分布,发育齐全,沉积巨厚,矿产丰富,分为南方型与北方型两种类型。鄂西长江三峡剖面是南方型震旦系的典型代表。自本世纪二十年代李四光教授建立该剖面以来,南方各地同期地层都依此对比。过去,由于习惯上认为前寒武纪地层不大可能有动物化石,野外调查及室内研究往往被忽略。这是长期以来,主要限于岩石地层学研究的重要原因。解放后,随着我国地质普查、勘探和开发事业的迅速发展,生物地层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