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1.
蒋凤亮  朱克文 《地震地质》1993,15(3):268-268
十余年来,各国对矿泉水的需求与日俱增,尤其在美、日、德、法等国矿泉水已成为家庭常备饮料,目前世界上饮用矿泉水的总产量已逾1000万t。矿泉水是一种矿产资源,是在特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往往来自地下数千米乃至更深处,其流量和化学成分比较稳定。由于溶滤作用的结果,矿泉水还以含盐类、微量元素、气体、放射性元素及高矿化度区别于普通地下水。矿泉水通常出露地表成泉,习惯上又称矿化水。不是清凉可口的泉水都是矿泉水,关于矿泉水的命名标准目前尚不统一,多数国家采用如下标准  相似文献   
2.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凯洛哥放射性实验室于1975年开始在南加州几条活动断层附近建立起一个氡-钍监测台网,以观测地下水氡为主要手段,以进行地震预报研究。到目前为止,该台网有十个观测井孔。自1980年以后,该台网除观测水氡外,还增加了CO_2、H_2、He、CH_4及CnHn等有机物和水温、水位等观测项目。一些观测数据和结果曾进行过报道,近两年来又开展了观测台网区的综合地震-水文地球化学研究工作,本文重点介绍近两年来在这方面取得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冀中拗陷岩溶水同位素组成及水动力条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测定了冀中拗陷不同年代含水系统的δD和δ18O值。岩溶水产自中—上元古界(pt)和下古生界(p2)灰岩,其δD值变化于-80%至-65%之间、δ18O值变化于-11至-5‰之间。18O漂移可能表明水与岩石发生了氧同位素交换,也可能有少量同生沉积水残存。 从西边的太行山到拗陷中央,根据δD值分出四个水动力带,即补给带,水交替带,承压带和浅水带。 研究发现,从补给带到拗陷中央的浅水带δD值逐渐增加,补给水的δD值大约为-80‰,交替带的δD值在-75至-70‰范围内,排泄带水的δD值与下第三系生油砂岩的一致,一般大于-65‰。 岩溶系统主要发育在水交替带,在石油、天然气勘探与开采中应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氡射气性能的压力实验,氡射气分配系数实验和岩石的溶滤实验等,对地下水氡及其它地震地球化学前兆机理进行了探讨。实验表明:氡射气的最高值发生在岩石严重破裂时;岩石射气性能高低与其本身的铀含量成正比;岩石在压力作用下射出的氡气在水中的分配大于在气相中的分配;岩石在饱和CO_2水中和压力作用下的溶滤程度要比在纯蒸馏水中和常压下大得多。因此,地震前地下水氡浓度和水中离子组分和气体组分会出现异常变化,而这种变化既与应力作用有关,又与地球内部水-气-岩系统在地震孕育过程中的物理化学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