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4篇
地质学   4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针对目前在火山碎层岩分类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了火山碎层岩结构类型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对火山碎屑岩的分类命名及火山碎层岩与熔岩的相互关系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3.
壳幔成矿学初探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杜杨松 《矿床地质》1999,18(4):341-346
壳幔成矿学是联结深部地质学与区域成矿学的重要桥梁,将成矿作用与深部过程联系起来,进行壳幔成矿学研究,已成为当今区域成矿学的一种重要发展趋势,壳幔成矿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大陆壳幔多层圈相互作用与成矿关系,而壳幔成矿学研究的主要技术支撑是“岩石探针”分析,壳幔成矿学研究应选择若干典型区域,采用演化历史分析与作用过程鉴别结合的思路,对岩包体及其寄生主岩和有关矿床进行深入研究,以查明区域壳幔相互作用事件幕与  相似文献   
4.
蔡劲宏 《矿产与地质》2007,21(2):196-199
研究了南京栖霞山铅-锌-银矿银的工艺矿物学特征,分析了矿石的化学组成,对矿石中银矿物的种类、成份、粒度、嵌布特征进行测定和统计,并进行了矿石中银的物相分析和银的平衡配分。根据银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提出了提高银的选矿回收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对浙西金鸡岩金矿进行了流体包裹体、岩石和矿石地球化学研究,以阐明其成矿特征和成矿机理.金鸡岩金矿是由多阶段成矿作用形成的,第一阶段以钼矿化为主,成矿温度较高;第二和第三阶段以金矿化为主,成矿温度较低.该金矿的成矿压力小、深度浅.成矿流体具低盐度、弱酸性及较高矿化度的特点,其中尚有大量大气水的混入.区内的前寒武纪浅变质岩系属于原始矿源层,而中生代火山岩,特别是次火山岩属于直接矿源岩.就成矿机理来看,金主要是呈金硫络合物形式迁移的,其次是被硅胶吸附呈胶体状态迁移的,而成矿流体的温度和压力下降、pH值降低以及溶液的氧化还原电位改变是导致金沉淀的重要因素.区内胶体金的沉淀主要是由于温度的降低和电解质的加入引起凝胶作用,使金随硅胶一同沉淀的.  相似文献   
6.
安徽铜陵地区中生代岩浆活动频繁,形成了一系列与铜、金多金属成矿作用关系密切的中酸性侵入岩。在这些侵入岩中分布有大量的镁铁质团块、堆积晶和微粒闪长质包体。在这些侵入岩及其岩石包体中观察到了一定数量的硫化物-氧化物包裹体。文章对老庙基、小铜官山和小陶家岩体及其岩石包体中的硫化物-氧化物包裹体进行了详细的岩相学观察和电子探针分析。观察和分析结果显示,镁铁质团块中硫化物包裹体内的矿物主要有磁黄铁矿、黄铜矿、单硫化物固溶体和镍黄铁矿,这些硫化物相(黄铜矿除外)中的Ni、Cu平均含量(wB,下同)分别为6.91%和0.44%;微粒闪长质包体和寄主岩中硫化物包裹体内的矿物主要为磁黄铁矿和黄铜矿,这些硫化物相(黄铜矿除外)中的Ni、Cu平均含量分别为0.44%、0.07%(微粒闪长质包体)和0.09%、0.42%(寄主岩)。镁铁质团块、微粒闪长质包体和寄主岩中氧化物包裹体内的矿物分别为铬磁铁矿(Cr2O3平均含量为4.44%)、磁铁矿(Cr2O3平均含量为0.44%)和磁铁矿(Cr2O3平均含量为0.07%);散布的氧化物颗粒分别为铬磁铁矿(Cr2O3平均含量为6.58%)、磁铁矿+铬磁铁矿(Cr2O3平均含量为0.86%)...  相似文献   
7.
杜杨松 《现代地质》1994,8(2):127-132
本文针对在酸性-中酸性火成岩中包体分类与命名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阐释和厘定了有关包体名称和概念的基本含义.在此基础上,对现有包体名称和概念进行了归类.根据包体的特征及其研究工作的特点,提出了包体的分类命名原则.同时,通过分析寄主岩及其包体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系统提出了包体的成因分类.  相似文献   
8.
论银山铅锌铜矿与德兴铜矿的关系及其找矿方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江西银山铅锌铜矿床和德兴铜矿床,在构造背景、基底矿源层、岩石和矿床特征、成因方面,都是一致的,表明二者属于同一类型矿床,即次火山斑岩型矿床。两者在地层、岩石和矿床方面的细微差别,可能与其具体构造位置,因而与其剥蚀程度有关。认为银山矿区深部有可能找到德兴式铜矿。  相似文献   
9.
花岗质岩石中岩石包体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在花岗质岩石中的岩石包体研究的部分成果,重点论述了利用花岗质岩石中的岩石包体研究岩浆底侵作用、内生成矿作用、岩浆混合作用和区域变质作用等方面的主要进展。  相似文献   
10.
利用美国陆地资源卫星--Landsat系列多平台、多分辨率、多时相的卫星遥感(RS)资料、全球定位系统(GPS)数据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通过"3S"技术集成,精确地给出了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穆龙套金矿床中心位于东经64°35'、北纬41°29'40",主矿体位于东经64°33'30"~64°36'、北纬41°29'15"~41°30'30"范围;揭示了该矿床最近约30年的开采历史采场由1978年的1.67 km2 扩大到1992年的4.14km2,但是直至2001年采场面积仅增加0.94km2,为5.08km2.作者认为这是一种"足不出户"了解和辩识异域典型矿床某些特征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