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地质学   9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煤的发热量是评价煤质的主要指标之一。由于影响发热量的因素很多,发热量的表达形式比较复杂,同一个煤样由于表达形式不同,热值相差很大。所以,提到发热量应说明其试验基础和表达形式,以免产生误解甚至某些决策失误。发热量的试验基础不同,表达形式也不同,且有不同的代表符号。建国以来,发热量的代表符号曾有过三次修改,早先是引进苏联的,用英文和俄文字母表示;第二次改为英文和汉语拼音字母;1988年起改用国际标准符号。  相似文献   
2.
问题是由我国动力用煤以灰分计价改为热值计价引申出来的。为了说明改革的必要和可行,首先将我国动力用煤按热值计价试点情况作一简介:1984年8月,国务院作出动力用煤要尽快实行按发热量计价的指示。1985年6月,原煤炭部向国务院呈报了《关于动力用煤炭发热量计价的报告》,确定了计价原则和方案。从1987年3月起,先后在27个统配矿务局进行试点工作。据《煤质技术与科学管理》杂志载:鹤壁、义马、平庄三个局1987年3~12月的统计,共销售动力用煤820万吨。  相似文献   
3.
邯邢煤田属石炭二迭纪含煤建造,区内岩浆岩分布约占二分之一,集中在磁山至沙河一带,地层剖面上则以太原群中活动最强烈,每个煤层附近均有发现。其次在山西组、石盒子组、石千峰组均见有规模不等的岩浆岩体。目前约有八个矿井和450多个钻孔穿见了岩体。磁山至沙河一带主要为中性闪长岩类;竹壁属辉石安山岩;临城属橄榄辉绿岩及辉石闪长玢岩;大淑村有角闪岩和煌斑岩。   相似文献   
4.
研究区为一向斜北翼,区内沉积的晚二迭世煤系,东西走向长60余公里,宽2.5公里,面积约150平方公里。划分为九个井田和一个普查区。对区内主要煤层的2973层次煤样,作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煤层煤质分属气、肥、焦、瘦、贫和无烟煤等六种牌号,各牌号煤的分布,不论沿走向或倾向,都有明显的规律性。本文试图在现有资料基础上,对区内煤的变质特征及共影响因素,加以探讨,不妥和错误处,望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5.
奇煤共鉴赏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奇煤共鉴赏袁三畏(中国煤田地质总局涿州072750)1禄劝角质煤从标本观察,外表呈褐黑色,略显油指光泽,质轻,有韧性,微层理发育,叶片状结构,宛如纸片重叠压实而成的块状,其中的薄片可层层剥离,半透明,有弹性,薄如蝉翅,手感细腻,不染手,破碎后其状如云...  相似文献   
6.
在全国农业学大寨的高潮中,广开肥源,大力寻找与开发腐植酸类肥料资源,是工业支援农业的一项重要工作。以往,一般均认为风化带的煤无工业价值,当作废物抛弃。近几年来,由于各级党委的重视和领导,组织社队在河北峰峰显德汪地区煤层赋存较浅的地段,大力开采风化煤,土法上马,配制腐植酸类肥料。实践证明,生产这类肥料成本低,设备简单,肥效好,适合当地土质,很受欢迎。   相似文献   
7.
黔北,指贵州省乌江以北的地区,大地构造位置属于扬子准地台滇黔褶断区娄山关褶皱带。古生代时期,这里是广阔较稳定凹陷沉积区,故二迭系地层几乎遍及全境。   相似文献   
8.
我国测井解释煤层中矿物质含量的工作大约始于60年代初。由于测井技术的不断发展,解释水平提高很快,在解决煤质实际问题方面已迈出可喜的一步。 测井解释煤层中矿物质含量的方法,以往习惯上称为测井解释煤层灰分。灰分是灰分产率的简称,它是指煤层在规定条件下完全燃烧后残留物的产率。这些残渣是煤中矿物质经过氧化、分解而来,已与原来煤中矿物质不完全相同。因此,灰分和矿物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矿物质在总量上约等于灰分的1.15倍。灰分产率是随试验时的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和通风条件  相似文献   
9.
本书是在中国煤田地质总局重点科研项目———第三次全国煤田预测“煤质专业报告”的基础上补充、改写成的。本书以煤田地质为背景 ,以近半个世纪以来煤田地质勘探、煤矿生产所积累的煤质资料和试验研究成果为基础 ,采取综述与专论结合的形式 ,对我国煤炭资源的分布、各时代煤的煤质特征、煤层中微量元素、煤的变质特征、洁净煤技术与煤质要求、煤的综合利用和煤质评价等方面有较全面的论述。将科学性、系统性和适用性相结合 ,从宏观上较详细地评述了我国煤炭资源背景。内容广泛 ,资料翔实 ,既有一定理论又便于应用。可供煤炭工业持续发展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