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
本文从换能器(即探头)的换能原理及夹心式探头的结构着手,讨论了杆状探头的结构和干扰波。对组合探头的原理和晶片谐振频率的选择作了较详细的分析,认为组合探头具有能量强、延续度短和分辨率高等特点,最后对探头的指向性也作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2.
地震模拟技术,是研究地震波传播理论和勘探实际问题的有力手段。计算机应用于地质领域,使计算模拟技术得到广泛使用。虽然计算模拟快速方便,但它不能代替物理模拟,因此超声波模型实验技术又一次迅速地发展了起来。 地震超声模型实验室已在石油物探教研室初步建成。它为研究地震波传播理论和地震勘探中的复杂问题提供了实验条件。经过一段时间的基础测试工作后,对若干二维地震模型进行了测试。有关结果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地震超声模拟试验多数是在均匀介质中,以简单的几何模型进行实验.用于碳酸盐岩地区,研究多层介质中三维地震的运动学正演问题则要求模拟非均匀介质中复杂模型的地震超声技术.其中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是研究非均匀介质的复杂模型成形技术,它包括二个内容:一是根据相似性准则选择制作模型的材料;二是复杂模型的成形加工.一、地质摸型进行模型试验的典型碳酸岩构造地质模型(苏北黄桥地区)大体分为三个构造层,各构造层之间的界面自上而下用A、B、C表示.超声物理模型试验只模拟A、B两个构造层位的地震记录.图1给出了这两个层位的构造图,它们的速度和密度参数分别由下表表示(见表1):二、材料选择  相似文献   
4.
我院地震超声模型实验室近两年有了新的发展。在二维模型试验基础上,进行了典型三维模型试验、纵横向分辨能力的研究以及超声换能器的研制工作。该室已从均匀介质模型试验的方法研究开始进入结合生产实际的非均匀介质的模型试验。在83年10月召开的全国首届地震物理模拟学术讨论会上宣读了“水中三维地震模型试验”,“回转波的超声模型试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