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3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美国佛罗里达州磷块岩加工公司采用浮选精选细粒磷酸盐的选矿工艺早已定型。由于采用泡沫浮选工艺时,粗粒磷块岩的回收率较低,因而导致以絮凝磷酸盐的表面浮选为基础的新浮选方法得以发展。采用大型浮选机浮出粗颗粒磷酸盐的最新进展还不能令人确信它有较高的分选效率。引人注意的是,对浮选机的选择是根据各个公司对设备的喜爱,也基于这种机器的性能对该公司特有的给料粒度能否提高品级。对改善粗粒磷块岩选矿的各种工艺已经做过探讨,现将各个工艺的技术性能分别说明。  相似文献   
2.
<正> 酸性天然气田和自然硫矿床在构造上有许多共同之处。它们的含矿层与硫酸盐-碳酸盐层序有关。并且它们伴生的次生矿物组合也是相同的。而储气层则受某种类型的构造所控制(如局部隆起等)。对酸性天然气和自然硫凝析物的分布,要注意它们空间上的分离状况。例如,它们与单  相似文献   
3.
关于磷矿床的成因有许多学说,其中大多数学说认为:在磷酸盐沉积过程中,气候、洋流和大陆地块的地理位置起着某种特定作用。在这种认识的启示下,巴黎矿物磷酸盐研究中心的 M.G.de Belinko 写了一篇涉及面很广、具有独特见解的论文。该论文用新的方法重建古地理条件,以揭示磷酸盐矿床的成因和分布之间的内在联系。或者说该论文据各个地质时代的地质、物理和化学的大量数据追溯大陆地块演化史,来解释磷酸盐矿床的成因,恢复古地理,从而导出当时洋流的运动方向,这项工作的结果必然有助于预测大型磷酸盐矿床的沉积区和弄清其沉积时代。这就是 M.G.de Belinko 的结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