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2篇
地质学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1.
本文主要探讨了与压实褶皱有关的一类隐蔽油气藏的TM图像解译原理。根据压实褶皱的成因机制,对其盖层应力分布状况及其在后期构造运动中的受力变动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与压实褶皱同时伴生的还有一系列特殊的裂隙型式,它们不仅为油气的储集提供了空间,而且在空间上还组成了特殊的组合型式(图像上呈现一定的图案),它们经过后期的风化剥蚀后可呈现出典型地貌特征。利用TM图像具有多波段、适中分辨率的优势可以在图像上对这些特殊的裂隙型式进行识别,从而可直接在图像上解译出埋丘、礁体、碎屑灰岩体、较纯的砂岩体、盐丘等形式的隐蔽油气构造。为进行油气勘探的靶区预测提供了一种更为迅速经济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表层脱底褶皱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剪切盒进行的模拟试验,阐明了表层脱底褶皱的形成机理。作者认为,表层脱底褶皱可以是一种基底水平剪切扭动的结果,而且盖层的厚度和结构对褶皱构造的产生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试验还显示了褶皱与断裂的成生关系,揭示了扭张性断裂(本试验中的大义山式构造)的一些特殊性质。对扭张性裂隙的含矿性本文亦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依据多年来在四川盆地川西北、川西南、川南、川中、川西等矿区油气构造遥感的实践,叙述TM图像在四川盆地油气资源勘探中构造分析的独特优势,阐述TM图像在四川盆地油气构造勘探靶区预测中应用的技术思路和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明了在盐的成岩转变及其后期构造变动中,岩盐盖层可能产生一系列微小而特殊的裂隙,以及这些裂隙的型式和它们演变形成的影象图案。根据TM图象高分辨率、多波段成象的特点,提出了几种能够突出这种影象图案的特殊处理功能,通过计算机图象处理技术来增强找矿信息,从而实现了在图象上对矿体进行识别和预测,使直接应用TM图象找盐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探讨了与压实褶皱有关的一类隐蔽油气藏的TM图像解译原理。根据压实褶皱的成因机制,对其盖层应力分布状况及其在后期构造运动中的受力变动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与压实褶皱同时伴生的还有一系列特殊的裂隙型式,它们不仅为油气的储集提供了空间,而且在空间上还组成了特殊的组合型式(图像上呈现一定的图案),它们经过后期的风化剥蚀后可呈现出典型地貌特征。利用TM图像具有多波段、适中分辨率的优势可以在图像上对这些特殊的裂隙型式进行识别,从而可直接在图像上解译出埋丘、礁体、碎屑灰岩体、较纯的砂岩体、盐丘等形式的隐蔽油气构造。为进行油气勘探的靶区预测提供了一种更为迅速经济的手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