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地质学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钾长石分解反应热力学与过程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综述了添加各种助剂分解钾长石的研究进展。对不同体系中钾长石分解反应的G ibbs自由能和能耗计算,综合考虑一次性资源、能源消耗量和烧结过程的环境相容性、产品方案等因素,结果表明:只有以石灰石、碳酸钠为配料的工艺路线具有实际工业应用价值;而唯有以碳酸钠为配料时,钾长石原料烧结过程才具有一次性资源消耗量最少、能耗最低、温室气体CO2排放量最小、且可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实现完全清洁生产等优点。因此,选择以碳酸钠为配料分解钾长石的技术路线,具有良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0 引言 粉煤灰的主要来源是以煤粉为原料的热电厂和城市集中供热锅炉,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粉煤灰的排放量与日俱增.2005年全国的能源消费量达到22.2亿t标准煤,比2000年增长55.2%,其中煤炭消费21.4亿t,增长了近9亿t.火电行业消耗煤炭11.1亿t,产生粉煤灰约3亿t.因此,如何更高效地利用粉煤灰成为近几年来国内十分关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0 前言 我国水溶性钾盐资源奇缺,而以钾长石(KAlSi3O8)为主要物相的非水溶性钾资源储量大、分布广.  相似文献   
4.
在以芒硝、CaO为原料制备碳酸钠的工艺中,孙会栋等提出了加入双酚A为中间物质的方法[1].王天虎等用重铬酸钠为中间物质[2],硫酸钠单程转化率达70%以上,且中间物质在通入CO2后,可回收再利用.本文在对以芒硝、CaO为原料的转化反应以及添加酸性物质后的转化反应进行了热力学计算,并辅以实验佐证,得出了更接近于工业化生产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5.
分别以碳酸钙和碳酸钠为助剂,对高铝粉煤灰在烧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进行研究。基于热力学计算结果,对比了两种工艺的能耗、物耗、温室气体排放量等因素,结合粉煤灰-碳酸钠烧结反应实验,证明以碳酸钠为配料,高铝粉煤灰烧结过程具有一次性资源消耗量少,能耗最低,温室气体CO2排放量最小,且可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实现完全清洁生产等优点。因此,选择以碳酸钠为配料分解高铝粉煤灰中的莫来石和铝硅酸盐玻璃相技术路线,具有良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在综合分析假白榴正长岩物相组成的基础上,以碳酸钠为助剂,分解假白榴正长岩中主要矿物相,对其进行热力学分析,并与石灰石烧结法进行比较。烧结反应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碳酸钠为助剂,假白榴正长岩粉体在760~880 ℃条件下反应10~15 h,矿石中主要矿物的分解率可达971%。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纯碱烧结法处理1 t假白榴正长岩矿石,消耗Na2CO3 065 t,且约95%的Na2CO3可以回收循环利用,消耗标准煤19097~20682 kg,排放CO2 077~081 t,一次性资源消耗量、标准煤耗、温室气体CO2排放量分别比石灰石烧结法分别减少了65%、63%、65%。纯碱烧结法具有一次性资源消耗低、能耗低和温室气体CO2排放量少等优点,工业化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