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3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位于华北克拉通中部、沁水含煤构造盆地核心部位的榆社盆地,是一个上新世至早更新世河湖相沉积的内陆小型盆地,浊漳河的侵蚀导致大量新生界剖面出露地表。野外地质调查发现,榆社群高庄组中发育大量泄水构造,包括砂泥岩脉、砂岩脉、泥岩脉、粘土质团块、片状钙质胶结岩脉、结核等,且相互间渐变过渡。基于饱和松散岩土体,在大于一定强度的外动力扰动下,沿岩层软弱结构面发生逃逸,形成泄水构造。基于泄水构造在本区大范围发育的调查结果以及现代地震诱发砂土液化的研究成果类比可知,地质历史时期的高庄组沉积物(地震发生时高庄组沉积物处于饱和松散状态、中值粒径变化范围在O.055~O.159mm区间、级配良好且富含CaCO_3,FeO和MnO等矿物质),是在遭受地震震级M_s=5~6的动力扰动下,沿岩层弱面泄水灌入形成了上述泄水构造。地表揭露的各种震积构造关联证据与地震导致饱和松散岩土体液化射流的水动力以及粘粒、砂粒、矿物质等物源供应量变化的形成条件相匹配,构建了表征其成因的"地震液化射流分异模型"。地震液化射流形成不同形态的泄水构造,可作为相变剧烈小型盆地地层识别与对比的良好标志。  相似文献   
2.
岩矿标本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再生性,传统的馆藏展示不方便专业人员学术交流,同时也限制了地学科普工作的高效开展.以太原西山煤田为例,针对采集到的350块代表性岩矿标本,探索小尺度岩矿标本精细化三维建模及虚拟仿真平台建设.首先运用多视图图像三维重建技术,设计匹配的三维环物摄影装置,采集图像数据;而后针对原始图像质量和建模软件两...  相似文献   
3.
4.
大同煤田石炭-二叠纪煤层中的岩浆岩侵入造就了大量的接触变质煤,降低了煤的利用价值。为了详细探讨岩浆岩体距煤层距离对煤的物理化学性质影响,通过对塔山井田5222巷的辉绿岩岩墙及周围煤层的地质编录、系统采样,及煤样的煤岩学分析、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研究接触变质带的煤岩煤质特征。结果表明:接触变质煤在高温条件下生成各种天然焦微观结构,如镶嵌结构、流动结构、热解碳等;侵入体对煤层的瞬时加热显著提升了热变煤的煤级,镜质体最大反射率由正常煤的0.67%~0.87%增至接触变质煤的0.94%~3.67%;接触变质煤中水分含量和灰分产率显著升高,挥发分产率降低;靠近岩墙的煤样中C含量上升,H、N、O含量下降。综合分析认为,岩墙接触变质作用对煤层的影响范围约4.5 m,即1.25倍岩墙宽度,而严重变质带为1.6 m。研究成果为煤的开采利用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王丽凤  刘杰  赵金贵  赵静 《地震》2013,33(4):238-247
本文基于日本GEONET的GPS观测资料, 对日本2011年9.0级地震的同震和震后形变过程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日本9.0级地震使中国大陆出现了显著的同震位移, 几乎对整个中国大陆都有影响。 位移量在中国东北地区最大, 接近甚至超过该地区的年运动速率。 震后1年观测到的形变基本上可由沿着断层面的蠕滑进行模拟, 粘弹松弛的贡献不大。 根据所得到的震后蠕滑模型, 震后1年形变所释放的能量等同于发生一个8.7级地震, 其影响主要在东部地区, 最大位移约为年运动速率的30%。 预测在未来2年, 该地震的影响范围将逐渐减小。 地震造成的粘弹松弛在未来50~100年的尺度上, 对东北地区有拉张效应。 日本9.0级地震整体上起到了卸载中国大陆在板块间挤压过程中所累积应变能的作用, 因此该地震发生后的几个月, 中国大陆东部的地震活动水平较震前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