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2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四方山铁矿经历了三期变形。第一期,当太古宙表壳岩形成后,来自东西向挤压作用,地层和矿体(S0)形成近南北向紧密褶皱构造。第二期,来自北西—南东方向挤压作用,使已经变形地层和矿体(S1)又一次变形,形成走向北东—南西叠加褶皱构造,这一期为四方山铁矿主期构造。第三期,来自北—西向和南东向不对称推力作用,使已经历二次变形地层、矿层均形成了S形,使S2又一次变形。  相似文献   
2.
木通沟铁矿均赋存于太古界杨家店组上段含铁角闪岩中,处于板石沟复式向斜西部起翘转折端,板石沟所处的区域构造位置决定该矿床矿体产状变化不稳定性,同时也决定了该矿床与板石沟铁矿南北两条成矿带的连续性。转折端出露南北向薄层矿体是受三期褶皱改造叠加变形作用影响,矿区所含矿体呈北东倾没,南东倾斜的多层斜列宽缓向形盲矿体群,东部被F201逆断层破坏,断层倾向北东东,预测深部矿体主要分布在F201断层的下盘,木通沟向斜横跨板石沟复式向斜两翼,与板石沟向斜两翼具备连续性赋矿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