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
1.
大地热流研究揭示的中国地壳成分横向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洋  邓亚福 《地球科学》2001,26(6):597-602
依据大地热流值、地壳厚度以及大陆壳/幔热流比与地下流体氦同位素比值的相关关系,计算出中国主要构造单元地壳生热率。同时,根据Rudnick和Fountain(1995)的数据得到地壳生热率和SiO2质量分数的线性关系,进而利用生热率数据得到地壳SiO2质量分数。此方法得到的中国东部地壳生热率和SiO2质量分数与基于地震波速的成分模型相符。中国大陆地壳生热率和SiO2质量分数横向变化明显,东部地区地壳为中性成分,相对富集强不相容元素;而西北部盆地地壳成分偏于中基性。华北、扬子和塔里木地壳成分差异较大,克拉通内部表现出明显的成分非均匀性,褶皱带地壳一般较克拉通略富长英质组分。  相似文献   
2.
大别造山带岩石学结构和热结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邓亚福  戴圣潜 《地质学报》2000,74(3):206-215
岩石学结构和热结构表明大别碰撞造山带是由两个不同岩石-构造单元叠置形成,代表两个深部地壳物质剖面。本文通过对高压、超高压岩石形成过程中岩石物理(密度)性质分析,指出大陆长英质地壳自身在特定岩石学结构情况下可以』俯冲至帽深度。低温、快速折返是缺乏同碰撞和碰撞后花岗岩类的主要原因。“浮沉子效应”是超高压岩石形成的折返的力学机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