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质学   3篇
  202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穿时(diachronion),这个术语是现代地层学中表示持续地海侵或海退情况下其地质时代随地改变的岩石地层单位,其界限斜穿地质时间面或生物地层带的现代地层学术语。穿时的同义语是时侵(time-transgressive)。早石炭世含煤地层就是一个具有穿时特征的岩石地层单位,分布于欧洲、我国华南、西北及昆仑秦岭区,属早石炭世中期、晚期海侵或海退的沉积序列。在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当推测水组。我国南方各地与测水组相当的地层分布于云南、贵州、湖南、江西中南部至浙江西部以及广东等地区,普遍发育着一套灰黑色炭质页岩、中厚层石英砂、砂质页岩及煤层或煤透镜体,经常夹铁质结核,有时含钒、氨基酸等。   相似文献   
2.
陕南山阳早石炭世植物群之发现及其地层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省186煤田地质队与西安矿业学院地质专业实践队师生于1969年,在陕西山阳县二峪河东洼、西洼地区,发现了一些植物化石。经西安煤田地质研究所初步鉴定认为是早石炭世的分子。该地区属于东秦岭范围,过去尚无可靠的早石炭世植物化石的报道。近年来186煤田地质队,在二峪河地区,陆续发现了阴沟等5个化石点,采集了二百余块植  相似文献   
3.
多道面波分析技术在近地表勘探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准确的提取频散曲线成为面波勘探成像的关键。文章介绍了一种新的地震背景噪声互相关面波频散成像方法——拓距相移法。该方法在传统相移法的基础上,利用阵内相移对小孔径范围的面波中高频信号进行提取,并利用阵外相移对大孔径范围的面波中低频信号进行提取,然后将两部分频散曲线融合从而得到更宽频带的面波频散曲线用于地下速度结构的反演。该方法在保证对近地表结构进行较高分辨率成像的同时,大大增加对深部结构的有效约束。2019年9月到10月期间,作者在湖南沃溪布设了8条密集测线,进行了1个月的地震背景噪声数据采集,并利用上述拓距相移法提取了0.1~2 s的瑞利面波宽频带相速度频散曲线。通过初步反演其中3条测线的背景噪声数据,获得了该矿区深度2.5 km以浅的地震横波速度结构。经与已知地质资料比对,160测线的地震横波速度反演结果与断层、岩性分界面及矿脉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表明获得的沃溪矿区地震横波速度结构较好地反映了控矿构造、岩性分界以及矿体的分布位置等信息,为该区中—深部找矿提供了重要依据。该研究利用实际数据检验了拓距相移法的有效性,为今后深部找矿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高精度成像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