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栗子沟金矿的成矿物质来源为混合源,NE向及NW向断裂构造为成矿提供了矿质运移通道,破碎蚀变带则为矿质的沉淀,富集提供了储矿空间.栗子沟金矿的成因类型属于中-低温热液充填型金矿.  相似文献   
2.
秋树湾铜钼矿的成矿母岩—秋树湾花岗斑岩具有高硅、高铝、高Ba、高Sr、富碱、富钾、低镁、贫钙、低稀土总量、铕异常不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低Nb和Ti等特点,与苏格兰北部高Ba-Sr花岗岩类似。雁来岭花岗岩较秋树湾花岗岩具全碱指数、铝质指数、ΣREE更高,δEu异常更明显,大离子亲石元素的富集程度差等特点,与低Ba-Sr花岗岩类似。秋树湾高Ba-Sr花岗岩的产出说明该区在晚侏罗—早白垩世发生过壳幔混合作用,代表当时本区可能处于碰撞造山后的局部伸展作用的大地构造环境中。  相似文献   
3.
柏坊铜矿成矿规律及成矿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柏坊铜矿是一个以沉积为主,后经地下水淋滤改造的铜矿床。其成矿与白垩系及构造作用密切相关,层状矿体赋存在白垩系的长石石英砂岩中,古基底上隆部位、古岩溶及近东西向穿层断裂控制着扁豆状、囊状矿体的分布。且矿体赋存标高具有“东浅西深”的分布规律。在分析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的基础上,对成矿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河北小寺沟斑岩铜钼矿是华北地区一个大型铜钼矿床。本文通过分析小寺沟岩体地质特征,认为本岩体为脉动式侵入的浅成复式岩体,呈岩枝状产出,且岩石具典型的斑状结构;通过剖析岩体主量元素与稀土元素特征,认为属典型的Ⅰ型花岗岩;综合分异指数、Mg#指数和无铕异常等多方面特征,认为结晶分异作用在斑岩岩浆演化中不占主导地位,而岩浆来源于下地壳部分熔融与加入的玄武质岩浆。以上特征均与斑岩型铜钼矿床含矿岩体相当。最后,通过矿床硫同位素及硫化物稀土元素特征的研究,利用对比分析法,揭示研究大型斑岩型矿床的要素。  相似文献   
5.
合江口锡多金属矿位于锡田矿田内,钦-杭缝合带之中。矿区内花岗岩体主要呈隐伏状产出,其主岩基为斑状二云母花岗岩,晚期侵入体为白云母花岗岩,岩石中含有原生白云母、堇青石、电气石等矿物。地球化学特征具有高硅(>67%),高铝(A/CNK≥1.1),高钾,分异指数高,固结指数低,里特曼指数小于3,低铁镁(总量<5%),富Rb,Th,Nd,Gd,K,亏损Ba,Nb,Sr,P,Ti,δEu负异常明显、高δO18(>9.5‰)等特点,与高钾钙碱性SP花岗岩吻合。合江口隐伏花岗岩体与钦-杭缝合带上的成矿主岩体在岩相学特征、地球化学分类上均一致。其岩浆来源均为地壳物质重熔的产物,源岩中以砂质岩占优势,泥质岩也占有一定比例。但其大地构造背景却反映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形式,早期主要表现为挤压向拉张转换环境,而晚期则为拉伸减薄环境。  相似文献   
6.
秦臻  戴雪灵  邓湘伟 《矿床地质》2012,31(2):323-336
秋树湾铜钼矿是东秦岭钼矿带上典型的受斑岩体控制的矽卡岩-斑岩角砾岩筒复合型矿床,矿体赋存于成矿母岩花岗岩及矽卡岩和角砾岩筒中。根据矿物共生组合、矿石组构、围岩蚀变及脉体的穿插关系,可划分为早(Ⅰ)、中(Ⅱ)、晚(Ⅲ)3个矿化期,再将Ⅰ期细分为干矽卡岩-钾长石化-石英阶段(Ⅰ1)、爆破角砾岩阶段(Ⅰ2)、湿矽卡岩阶段(Ⅰ3)、磁铁矿阶段(Ⅰ4);Ⅱ期分为斑岩型铜(钼)矿阶段(Ⅱb)和石英硫化物阶段(Ⅱs);Ⅲ期为方解石、重晶石、石英阶段(Ⅲ)。流体包裹体可划分为S型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L型纯液相包裹体、C型含CO2三相包裹体、W型气液两相包裹体、G型纯气相包裹体5种类型。按时间先后顺序,成矿流体的温度、盐度、氧化还原环境具有规律性的演化特征。均一温度范围: Ⅰ期为222~406℃,Ⅱ期为152~315℃,Ⅲ期为119~189℃;盐度w(NaCleq): Ⅰ期介于4.2%~36.5%,Ⅱ期为3.3%~34.8%,Ⅲ期为4.2%~11.9%。激光拉曼光谱及群体包裹体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第Ⅰ期流体以H2O、CO2、CH4、H2S为主,表现为还原环境;第Ⅱ期流体以H2O、CO2、N2、O2、SO42-、Cl-、F-为主,为氧化环境,暗示流体源于岩浆。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及包裹体测温表明,流体由早期的高温、高盐度、含CO2的H2O-NaCl-CO2体系的岩浆流体在成矿Ⅰ期发生沸腾作用和相分离,伴随着流体沸腾、CO2逸失、温度下降、大气水的加入、盐度下降等过程,导致大量金属硫化物沉淀。在成矿Ⅱ、Ⅲ期成矿体系趋于开放,流体存在大气降水混入,逐渐演化为晚期的低盐度、中低温度、贫CO2的流体体系。H、O、S同位素结果表明有地幔流体参与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