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质学   3篇
综合类   2篇
  200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谈桂林粘土砾石层的成因兼论桂林平原和漓江的发育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书敏 《中国岩溶》1987,6(2):167-174
关于桂林粘土砾石层的成因问题,已经有几种不同意见。笔者根据对粘土砾石层的岩性特征及其分布规律的研究,结合它形成的地质地貌环境的综合分析,认为它属于一种新的成因类型——岩溶河湖相沉积。就是说,在独立封闭型的桂林汇水盆地开始解体,由北往南流的漓江水系形成的初期,草坪至阳朔之间曾经是一段地下河或伏流,粘土砾石层就是在伏流上游的谷地积水环境中堆积而成的。 笔者认为,流经大面积岩溶地区的西江干流或支流的有些河段,都可能经历过地下河或伏流的历史演变过程。现在,黔南和桂西区域有些河流仍存在明伏流交替的现象。因伏流河段的过水量有限,在大洪水到来时,其上游谷地常积水成湖。在这种积水环境中产生的沉积物,既不同于冲积或洪积物,也不同于全封闭的湖相堆积。笔者建议把这类沉积物命名为岩溶河湖相沉积。   相似文献   
2.
鸡叫地下河是广西第一条在深天窗底部建坝拦截地下河使水位升高30多米自流引水灌溉的大型地下河,之后在流域上中下游运用多种形式开发,取强综合效益,在广西岩溶山区具有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3.
广西是举世闻名的热带亚热带岩溶发育地区,岩溶区面积(不包括埋藏型岩溶区)达96372平方公里,占广西陆地总面积的41%,蕴藏有丰富的岩溶地下水。但对于广西岩溶水开发利用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其经济技术的合理性,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学者尚有不同的看法。本文想就这个问题谈些意见,如能起到抛砖引玉、引起对此问题的关心与讨论,笔者将感到极大的快慰。  相似文献   
4.
通用直线图解在水量和水位预报上的直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方法提出自从地下水非稳定流理论建立以来,解地下水定量问题的解析方法有了很大的发展,导出和绘制了各种公式和图表,并被广泛地应用到了生产实践中。首先,C·V 泰斯(1935)确定了方程式S=Q/(4πT)  相似文献   
5.
邱书敏 《中国岩溶》1992,11(4):279-285
许多人习惯于把分水岭同水资源贫乏联系在一起。而岩溶区域内的地下水分水岭非但不一定贫水,有的还可成为重要的水源地。作者根据在广西工作的实践,将地下水分水岭划分为三种类型、七种型式,并简述了各种类型的特征及其水文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