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4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简述了缺陷的类型及其在新材料制备中的作用,通过实例分析固溶体和非化学计量化合物缺陷对材料物理化学性能的影响,阐明缺陷化学是一种研究新型功能材料的有力手段,根据新材料的发展趋势分析了缺陷化学可能取得的重大突破及新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2.
采用经铝酸酯偶联剂改性的伊利石粉做填料,对PVC进行了填充改性,采用熔融共混制备伊利石/PVC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研究表明,改性后的伊利石对软质PVC材料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其拉伸强度随着伊利石填充量增加先增大,后逐渐减小。填充量为6质量份时达到最大值15.01 MPa,较纯PVC提高30%,填充8质量份时拉伸强度开始下降但依然有18%的提升。随伊利石的添加量增大,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率比纯PVC低,其塑性下降。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Fe-Al-Mg-混合金属氧化物(简称MMH)/金溪膨润土(简称MT)分散体系的触变性。实验表明,在不同的MMH/MT质量比(R)条件下,分散体系可分别呈现正触变性和负触变性。考察了pH值对纯金溪膨润土和Fe-Al-Mg-MMH/金溪膨润土分散体系触变性的影响。发现pH值能影响体系的触变性类型。当R值较小时(0~0.051),随着pH值增加,体系的触变性发生负触变性-复合触变性-正触变性的转化;而R较大的体系(0.091),在所研究的pH范围内(7.28~12.00),随着pH值增加,体系由复合触变性向负触变性转化。并对影响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氧化铜粉粒径、磷酸盐密度、调胶比、固化时间及固化温度等对氧化铜-磷酸盐无机胶粘剂粘接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粒径为55~65μm的氧化铜粉,适当提高磷酸的聚合程度,调胶比R=4~5.5 g/m l时,胶粘剂可以获得良好粘接性能。同时采用80℃左右的固化温度,保持不小于3 h的固化时间,则是胶粘剂发挥最佳效能的决定性因素。同时添加合适的改性剂如氢氧化铝能够有效地改善胶粘剂粘接性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