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6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
1.
郑传泰 《物探与化探》1989,13(3):225-228
军都山隧道是大秦铁路的重点工程。在开挖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突泥突水现象,给施工带来了困难,要求物探迅速探出未开挖部分的地质构造情况。  相似文献   
2.
郑传泰 《物探与化探》1986,10(3):207-213
实测电测深曲线中,不少是所谓的“假类型曲线”。本文在大量正、反演计算的基础上,简述了这种曲线的概念、产生原因及一些规律性。对它的规律认识不清,是电测深曲线解释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PC-1500机从磁带中调程序的速度慢,有时还不是一次就调成,而我们又常常在一段时间里用几个程序。若是一个个程序单独录在磁带上,那就得经常从磁带调程序,很费事。若用内存为26K的模块,可用“MERGE”语句把某种情况下常用的几个程序合并成一个组合程序。做法是这样的:当计算机中有一个程序后,用MERGE语句从磁带中调出第二个程序。在第二个程序第一行的行号后加上“2”:,即写成如10:“2”:INPUTI样子,必要时适当改变第二程序中的自定义键,使组合程序中各程序没有重复的自定义键。然后再用MERGE语句从磁带中调出第三个程序,在第三个程序第一行后加“3”:,……。如此可合并多个程序,每一个程序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我们可随意启动组合程序中某一程序,如要启动第三个程序用RUN“3”启动即可。用组合程序后,就可大大减少从磁带调程序的次数,用起来很方便。组合程序过程中,只有最后一个程序可删改。整个组合程序也可录到磁带上。从磁带上调出的组合程序只有第一个程序可删改。  相似文献   
4.
5.
一程序功能本文包括两个独立的程序:“DZ1”,“DZ2”“DZ1”:能对地震折射波曲线用改进To法和时间场法进行解释,改进To法与一般To法的区别在于前者考虑了界面的倾角。“DZ2”:能对地震折射波曲线进行剥皮To法的解释。剥皮To法和表层剥去法的区别在于前者不但把检波点而且把炮点也换算到界面上来,这样真正地剥去了表层。剥皮To法和改进To法一样也考虑了界面的倾角,而且把法线深度换算成垂直深度。因此这二种方法都可以把应用条件扩大到界面倾角>15°的情况。两个程序都能自动绘出时距曲线、界面速度曲线、表层剥去线及经过解释的地层剖面图、还可打印各点的界面标高和界面速度。该程序允许表层速度分段变化或渐变;也可在一次计算后,再次改变平均速度或对时距曲线进行园滑处理,然后再计算。  相似文献   
6.
电测深量板法解释不是从整体上考虑一条曲线,而是从每二层或三层来进行考虑,这样就不可能把各个层之间的相互影响都考虑周全。用有限条二、三层理论曲线去解决自然界千差万别的情况是量板法的致命弱点。电测深直接解释法是避开上述弱点的一种比较简单的解释方法,但这种方法在计算过程中有时会产生很大误差,使剥去表面层后的变换电阻率函数出现不正常现象,从而影响该方法的使用。本文用微分理论分析计算误差,提出校正方法,从而提高了解释精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