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39篇
海洋学   1篇
  2022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油田基本情况濮城油田是已经开采 2 0多年历史的老油田 ,为我国石油工业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濮城油田东区构造圈闭面积约 4km2 ,高点埋深 2 30 0~ 2 30 7m ,构造闭合幅度 4 5~ 90m。储层为沙河街组二段上部第 2、第 3砂组 ,每个砂组划分7个小层 ,共 14个小层。储层厚度变化大 ,大于16 0m的后区有 4处 ,最薄为 6 0m ,反映了三角洲前缘和部分前三角洲远沙坝多次叠置的砂体特点。在单面山式断背斜构造圈闭内 ,- 2 4 0 0m左右为气水边界 ,有 2 0 0多口井控制 ,获得大于 2 0 0× 10 4 t的可采储量。其中沙二上2 + 3砂组占总可采储量的82 …  相似文献   
2.
东营凹陷地下水动力场的形成与演化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沉积盆地地下水动力场的理想模式可以归纳为对称型和不对称型两种,其中局部地下水动力单元可以划分为泥岩压榨水离心流,大气水下渗向心流,越流、越流蒸发泄水和滞流4种类型。地下水动力场的演化具有旋回性,每个旋回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盆地沉降沉积时期的泥岩压榨水离心流阶段和盆地抬升剥蚀时期的大气水下渗向心流阶段。随沉积盆地的形成与演化,水动力场也有形成、发展和消亡的过程。东营凹陷地下水动力场在平面上呈对称性:总体上大气水由凹陷边缘向凹陷中心渗入,凹陷内部各洼陷为压榨水形成的离心流区,凹陷边缘南部斜坡带和北部断阶带以及凹陷内部中央断裂带为越流泄水区。纵向上,局部水动力单元强度及演化规律与地层的埋藏深度有关。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水动力单元强度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3.
4.
5.
利用测井相分析、岩心观察、粒度及古生物分析等资料,从沉积特征,主要是岩性的纵、横向变化方面,论述了东营凹陷东营组沉积时期沉积体系的发育情况及其分布与演化。认为东营组在上可以划分出冲积扇、河流、三角洲和湖泊4类沉积体系(其中河流沉积体系发育有正常河流沉积体系和辫状河沉积体系,湖泊沉积体系只发育有滨浅湖亚相沉积);在垂向上湖泊沉积体系的分布范围逐渐缩小,河流和三角洲沉积体系的分布范围逐渐扩大,至东营组  相似文献   
6.
东营凹陷断裂构造特征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漫长的中新生代断陷盆地发育阶段,东营凹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复杂块新系统。多年的勘探与实践早已证实,断裂及其控制的断裂构造与油气生成、运聚密切相关。本文在简要介绍了东营凹陷断裂构造特征和油气分布特点之后,以大量的实例论证断裂与油气成藏的关系。最后就断层的开启性与封闭性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由四川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组织筹办的“首届青年沉积地质学术讨论会暨青年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于1987年10月24、25日在成都地质学院召开。会议收到了来自全国生产、教学和科研等20多个单位的80余篇论文,论文从多学科、多层次、多角度探讨了沉积地质学的各个领域和发展趋势。其中,涉及能源和固体矿产沉积地质的论文占绝大多数,反映了沉积地质学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论文的作者都是35岁以下的青年  相似文献   
8.
马角坝位于龙门山褶皱带中段东南侧或华夏龙门山隆起东南边缘。古生代地层以海相碳酸盐岩为主,中生代以碎屑岩为主。陈家崖在马角坝西北侧,主要出露中泥盆统观雾山组和上泥盆统沙窝子组,岩性以白云岩和含白云质灰岩为主。1982年7月笔者首次在陈家崖上发现生物礁及生物层。接着以我院79131班学生为  相似文献   
9.
10.
四川盆地川东南地区“源—盖”匹配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重建烃源岩生烃史("源")和泥质盖层排替压力演化史("盖")的方法,研究源—盖动态匹配关系,以确定泥质盖层封闭动态有效性。针对川东南地区丁山1井泥质盖层封闭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川东南地区寒武系泥质盖层不仅封闭性能形成时间早(早于震旦系烃源岩生烃时间),而且排替压力大(最大排替压力高达26MPa),封闭能力强,具备封闭超高压气藏的能力,"源—盖"匹配关系好,对下伏烃源岩具备有效封盖作用;志留系泥质盖层虽然现今排替压力较大,但封闭性形成时间晚于下伏寒武系烃源岩生烃时间,"源—盖"匹配关系不理想,有效封闭性较差;二叠系和三叠系泥质盖层封闭性形成时间分别早于志留系和二叠系烃源岩的生烃时间,具备有效封闭能力,且最大排替压力都大于10MPa,可封闭高压气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