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世纪以来 ,在日本海西部和中国东部地区深震带发生三次有感深源强震。震后调查发现深震在震中附近无感 ,而在远离震中区、偏离板块俯冲方向的东北南部和大华北地区强烈有感 ,且有感范围广、烈度低、衰减慢、振动中心不明确、没有破坏性等。研究表明有感范围严格受郯庐构造带和地幔上拱区控制 ,微观震中与有感范围的几何中心 (即宏观震中 )相距 4 30~ 1 0 2 0km ,两者连线偏离板块插入方向约 4 0°,认为这是由太平洋板块俯冲增强时 ,深震带上的张应力除以 2 5 5°走向向SWW方向平推外 ,同时又以大于 4 5°的仰角上撅造成的。从深震活动到东部地区上地幔隆起 ,再到郯庐带活动 ,都是由太平洋板块插入、俯冲、上撅、顶托同一动力学过程形成。  相似文献   
2.
长白山聚龙泉温泉地温梯度和热流的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项研究在野外完成了长白山聚龙泉温泉的测温测流工作;采集了相 应的温泉水样,对水样进行了常规分析,获得了K+、Na+、Ca2+、Mg2+、SO2-4、HCO-3、SiO2等组分结果。选取了4个温泉水样作为计算长白山聚龙泉温泉的热储的基本数据;使用玉髓温标公式初步计算了温泉热储的温度;根据Donaldson的管状模型,热流体的对流传输模型和无量刚的温度参数(由热储温度,地表泉口温度和地表平均气温计算)—涌水流量曲线的方法,参考了Rybach(1987)的一组曲线,估算了热水的循环深度(即热储深度);使用地表温度、热储温度和热储深度,由热传导方程得到了长白山聚龙泉温泉地区的地温梯度, 估算了该地区的热流。  相似文献   
3.
迟振才  郑雅琴 《中国地震》1994,10(2):191-196
中国面波震级研究迟振才,陈俊杰,张兴科(中国长春130117净月地震台)郑雅琴,陈凤学,陈才(中国长春130022吉林省地震局)多年来,对于我国利用现行公式测报的Ms的讨论,主要集中在水平偏高问题上。这当然是其中的主要问题,但同时也还存在其他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长白山天池火山地热区逸出气体的物质来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根据天池火山地热区逸出气体的化学成分和稳定同位素组成,讨论了这些气体的物质来源.提出该区逸出气体主要源自壳内幔源岩浆残留体;长白地热区可能与古火山喷发通道相连,其下方有一稳定的地热水和深源气储库,储库热水温度约(166±9)℃;锦江地热区逸出气体可能是通过活动构造带快速由深部向地表迁移的.  相似文献   
5.
2004年12月17日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漫江镇发生ML4.4级地震。本文对这次地震的类型、烈度分布特征及其发震的地质构造背景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