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地质学   3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下蜀土滑坡是宁镇地区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其具有分布广、数量多、季节性明显、受人为环境影响大等特点。与常规土体滑坡相比,下蜀土滑坡具有土体吸水饱和后强度迅速降低的力学属性,这将导致滑坡的产生具有明显的突变性。以往针对下蜀土滑坡产生原因的研究主要是针对自然未产生滑动的边坡,鲜有从已产生滑动的边坡开展研究分析工作。据此,本文将采用现场调查,室内试验,理论分析和案例对比的方法,对两个典型的下蜀土滑坡的成因机制进行分析。结合滑坡产生的主要因素,从应急和永久两个方面对两个滑坡提出了有效的处理措施,为类似下蜀土滑坡的综合防治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多元信息成矿预测模型分析及实例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GIS空间分析是成矿预测的一个重要手段,而其利用的数学模型是成矿预测成败的关键之一。介绍了不同数学模型的优缺点,探讨了不同数学模型的适用条件及范围。以扬子地台冕宁-盐源-西昌一带为例,分析了控矿因素,利用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在代数法支持下,对成矿区进行了预测,圈定了远景区,为进一步找矿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中国地质调查局近年组织实施了“长江经济带地质环境综合调查工程”,采用环境地质调查、评价、监测以及专题研究和综合研究相结合等方法,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成果和认识:(1)构建了长江经济带地质资源环境综合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系统梳理了长江经济带与重点区域的资源环境条件和重大地质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2)提出长江续接贯通时间是在距今75万年的早、中更新世之交的新认识;(3)探索形成流域5个系列生态修复示范关键技术和方法体系;(4)构建长江流域重大水利工程与地质环境效应研究方法体系,创建一套多模态传感器系统,提出重大水利工程对地质环境影响的新判断;(5)探索建立流域尺度地球关键带调查评价监测理论和方法体系;(6)创新应用“光纤技术”监测地面沉降和地裂缝、长江崩岸以及城镇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扰动取得突破,相关技术引领光纤监测技术发展;(7)自主研发机载航空高光谱仪,建立航空高光谱遥感综合调查技术方法;(8)探索形成流域3种尺度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8种国土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方法体系;(9)调查研究成果在支撑服务长江经济带国土空间规划、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支撑服务新型城镇化战略、重大工程规划建设、地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